Re: [新聞] 評論篇-知識有價 不能只靠愛台灣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時間15年前 (2010/04/15 20:30), 編輯推噓9(9070)
留言7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9 (看更多)
※ 引述《imod2010 ((N/A))》之銘言: : 標題: Re: [新聞] 評論篇-知識有價 不能只靠愛台灣 : 時間: Thu Apr 15 15:53:29 2010 : : → Faji:事實上中研院有些方向真的是在燒錢(對台灣社會沒有實際幫助) 04/15 19:49 : → Faji:是否值得砸更多錢下去得審慎思考一下。 04/15 19:50 : → imod2010:不過抬面上(至少就我所知道的)也是他們最耀眼,不是嗎 ? 04/15 19:51 : → imod2010:有時候 project 是燒錢還是在(遙遠)未來會有發展性也不是 04/15 19:52 : → imod2010:當下能判定的吧 ? IMO... 04/15 19:52 : → imod2010:其實我講的擴充較偏向成立全新的中部分院、南部分院...等 04/15 19:54 : → imod2010:然後再強力鼓勵各家分院來相互競爭(一樣,績效全由無利益 04/15 19:54 : → imod2010:相關,高薪召募的外國學者群組成 committee 定期評量)... 04/15 19:56 : → imod2010:當然如上面所提,寫這篇是希望能"拋磚引玉" --誘發其他人 04/15 19:56 : → imod2010:提出更好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但我想看到是明確而具體的)。 04/15 19:58 : → imod2010:總之重點在:五百億讓(新)中研院全拿,成敗也全由其負責~ 04/15 20:00 中研院是純研究單位。話說我們類似的機構也還不少,甚麼國衛院、工研院、資策會... 純研究單位跟大學還是有一些差別的。 不過我覺得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放眼歐美先進國家。好像名校比名研究院還多。 比如說大家常提的甚麼MIT, Stanford, EPFL, 牛津、劍橋、東大...都是學校。 另外一些各領域的大師,好像也是學校出來的比較多。 以研究機構來說我倒認為像工研院這種以經法人化、而且對產業又直接影響的反而是 我們現在需要大力扶植的。 比如說讓面板、固態硬碟技術能幹掉三星、軟體能力抗 美國大公司(也許這跟資策會比較有關?)之類的。 如果要砸錢到研究單位的話我覺得以台灣目前的處境。可能是砸在偏應用、跟產業 比較接近的會比較好。 砸在學校的好處是至少還有教學的成分。 也許等我們真的跟瑞士一樣有錢的時候。在去研究"頂尖"高能物理、天文之類的吧... (ps: 學校還是可以培養這方向的人..但應該不需要砸錢去拼"頂尖") 我覺得以台灣這樣一個小地方。實在沒比要搞得那麼氣派。甚麼要兩所世界一流 "綜合"大學。和五、六所各領域頂尖的學校。然後還有中研院要在尖端科學上為人類 文明貢獻... 你是真還以為自己是幅員廣大的中華民國嗎。 簡單講,就學瑞士搞好兩所學校就好了。 ※ 編輯: Faji 來自: 114.37.134.180 (04/15 20:39)

04/15 20:39, , 1F
產業能世界第一自然有閒錢去做抽象研究
04/15 20:39, 1F

04/15 20:41, , 2F
不太同意喔~記得看過一份電腦科學界最具原創性研究的來源
04/15 20:41, 2F

04/15 20:42, , 3F
機構評比,前兩名都是研究中心喔 (AT&A, IBM) MIT 只第三
04/15 20:42, 3F

04/15 20:43, , 4F
日本有一堆專門的國立研究機構 --其在該領域的研發水準並
04/15 20:43, 4F

04/15 20:45, , 5F
這兩個研究中心一個已經掛了. 另一個幾乎都變成IBM RD部門了
04/15 20:45, 5F

04/15 20:46, , 6F
不遜色於舊帝大(e.g., NII, AIST) 民間更有 NTT 研究中心
04/15 20:46, 6F

04/15 20:46, , 7F
在美國industry research lab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04/15 20:46, 7F

04/15 20:47, , 8F
和在基礎科學界頂頂大名的 RIKEN (<- 中研院院長回來前在
04/15 20:47, 8F

04/15 20:48, , 9F
待了好多年),所長是諾貝爾獎得主,研發成果極為豐碩...
04/15 20:48, 9F

04/15 20:49, , 10F
兩個研究中心還在,每年 EECS 重要會議都還有大量發表 --
04/15 20:49, 10F

04/15 20:50, , 11F
微軟研究中心更是近年來 CS 研究重鎮 (狂掃幾乎所有 top
04/15 20:50, 11F

04/15 20:51, , 12F
conf.) 說 industry research lab 時代早已過去... 嗯...
04/15 20:51, 12F

04/15 20:51, , 13F
至少 CS/Comm. 等領域很難感受到這現象 (take a look at
04/15 20:51, 13F

04/15 20:53, , 14F
SIGMOD, SIGIR, MM, just to name a few...)
04/15 20:53, 14F

04/15 20:56, , 15F
Shannon, Hamming, W. Boyle, G. Smith,... 都出身自研究
04/15 20:56, 15F

04/15 20:57, , 16F
中心,整個 EECS 領域比他們更大頭的恐怕也找不出幾個吧~
04/15 20:57, 16F

04/15 20:58, , 17F
而近年 MS & Google 的研究中心群更是從學界中挖了一大堆
04/15 20:58, 17F

04/15 21:03, , 18F
鼎鼎有名的大咖 (e.g., R. F. Rashid, James Gray, C. G.
04/15 21:03, 18F

04/15 21:15, , 19F
Bell, Alfred Aho, Michael H. Freedman<-費爾茲獎得主~)
04/15 21:15, 19F

04/15 21:20, , 20F
可以參考一下The industrial research lab: a relic of the
04/15 21:20, 20F

04/15 21:21, , 21F
最後,第一行更無法同意... 國衛院、工研院、資策會...這
04/15 21:21, 21F

04/15 21:21, , 22F
past by Michael Noll
04/15 21:21, 22F

04/15 21:21, , 23F
些那算是和中研院類似的"純研究單位"啊 ???
04/15 21:21, 23F

04/15 21:22, , 24F
MS Research的確是目前僅存比較像樣的lab (能讓你做些產品
04/15 21:22, 24F

04/15 21:23, , 25F
沒有值些相關性的) 但如果大家開始不用office, windows
04/15 21:23, 25F

04/15 21:23, , 26F
這好景還能撐多久..也是個問題
04/15 21:23, 26F

04/15 21:24, , 27F
微軟研究中心那只做產品... 搞理論的會議也投一大堆好嗎?
04/15 21:24, 27F

04/15 21:25, , 28F
Google 也投一堆... 你講的那篇文章我沒權限看,但至少在
04/15 21:25, 28F

04/15 21:25, , 29F
CS/Comm. 領域中,在最重要戰場 top conf. 中發表量 no.1
04/15 21:25, 29F

04/15 21:27, , 30F
industrial research lab --IBM/MS 在 SIGMOD, Google 在
04/15 21:27, 30F

04/15 21:29, , 31F
SIGIR, 微軟在 SIGGRAPH 更已經稱霸不知道好幾年了...)
04/15 21:29, 31F

04/15 21:30, , 32F
是啊. 還有OSDI/SOSP這個學校去投還不一定投的上的. 不過這些
04/15 21:30, 32F

04/15 21:31, , 33F
本來就都是資訊的conference啊. 這跟早年bell labs包山包海
04/15 21:31, 33F

04/15 21:31, , 34F
還是有本值區別的.
04/15 21:31, 34F

04/15 21:32, , 35F
所以我說不能一概而論 -- 因為在 ICT 方面業界研究中心是
04/15 21:32, 35F

04/15 21:34, , 36F
一波波後浪推前浪。且 Bell lab 雖流失了,但 AT&T Labs
04/15 21:34, 36F

04/15 21:34, , 37F
還在,戰力還是超強 --最明顯的是每年只收廿篇左右,可說
04/15 21:34, 37F

04/15 21:35, , 38F
CS conf. 中最龜毛的 ACM SIGCOMM 印象中 AT&T Labs 還沒
04/15 21:35, 38F

04/15 21:36, , 39F
缺席過(且常常上兩三篇以上) --光這點連美國 CS 名校大概
04/15 21:36, 39F

04/15 21:37, , 40F
也幾乎找不出 AT&T Labs 同等級的對手來 (even MIT)...
04/15 21:37, 40F

04/15 21:38, , 41F
而在日本,這幾年唯一有辦法上 CS theory 兩大聖殿 STOC/
04/15 21:38, 41F

04/15 21:38, , 42F
有些paper講求真實資料、真實系統. 這方面學校比較吃虧.
04/15 21:38, 42F

04/15 21:39, , 43F
FOCS 的機構也只剩 NII 這個研究中心,舊帝大每年都掛 0
04/15 21:39, 43F

04/15 21:40, , 44F
剛好...我上一行講的就是(CS 領域中)最抽象理論的兩個...
04/15 21:40, 44F

04/15 21:40, , 45F
日本的大學已經 N 年不見蹤影,但 NII 光今年就超過五篇(
04/15 21:40, 45F

04/15 21:41, , 46F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 STOC/FOCS 是最只需要坐在書桌前的
04/15 21:41, 46F

04/15 21:48, , 47F
所以看來資訊科學不管是應用還是理論. 真的是我國需要大力
04/15 21:48, 47F

04/15 21:48, , 48F
投入的. (看日本、美國都那麼積極)
04/15 21:48, 48F

04/15 21:49, , 49F
同意。但日本的大學系統在 ICT (含 CS) 表現實在... 反而
04/15 21:49, 49F

04/15 21:50, , 50F
NTT 和 NII 等研究機構成果耀眼多了...但這在 ESI 等統計
04/15 21:50, 50F

04/15 21:51, , 51F
資料中都無法顯現,因為 confereces 不列入 JCR... 殘念~
04/15 21:51, 51F

04/15 21:53, , 52F
美國就完全沒話說了 --學校和業界研究中心都是一等一的強
04/15 21:53, 52F

04/16 00:17, , 53F
兩位大大,中研院或台清交成都不是只有EECS,反而資策會,電
04/16 00:17, 53F

04/16 00:21, , 54F
通所資訊所才是最接近EECS,不過這已不是政院最新重點領域
04/16 00:21, 54F

04/16 00:36, , 55F
資策會最接近的應該是... 官僚文化罷... 還有與民爭利(?)
04/16 00:36, 55F

04/16 00:38, , 56F
個人認為台灣資訊產業最大的"反推手"除資策會外無人能當~
04/16 00:38, 56F

04/16 00:40, , 57F
至於工研院 xx 所曾是 something 啦,但現在... 嗯嗯...
04/16 00:40, 57F

04/16 00:41, , 58F
套具慢吐板的名言... "時代的眼淚"吧...
04/16 00:41, 58F

04/16 00:46, , 59F
至於行政院重點領域嗎 ? 這就更科科了... 之前推的"兩兆(
04/16 00:46, 59F

04/16 00:47, , 60F
股市市值賠兩兆)雙星(雙雙變成流星)口號言猶在耳... 現在
04/16 00:47, 60F

04/16 00:49, , 61F
推出的餐點更是劃大餅,其唯一的功用就是在 4~5 年後成為
04/16 00:49, 61F

04/16 00:50, , 62F
超越兩兆雙星的更大笑話(幫兩兆雙星解套 ?)... 笑死人了~
04/16 00:50, 62F

04/16 00:51, , 63F
台灣政府唯一成功的就是推甚麼失敗甚麼(再想想當年喊翻天
04/16 00:51, 63F

04/16 00:53, , 64F
的"亞太營運中心"..."竹北生醫園區產值可望超過竹科"...)
04/16 00:53, 64F

04/16 01:05, , 65F
現況環境是不太樂觀,但大家總要抱個理念活過去吧!莫灰心!
04/16 01:05, 65F

04/16 01:08, , 66F
我是不灰心啊... 我正在辦離職,暑假後就要遠赴國外了 --
04/16 01:08, 66F

04/16 01:09, , 67F
(所以現在閒來無事好上 B)...對台灣我只有兩個字:"死心"
04/16 01:09, 67F

04/16 01:11, , 68F
是喔... 唉... 台灣的制度真是留不住人啊...
04/16 01:11, 68F

04/16 01:12, , 69F
樓上是真強者(請不要問我為甚麼知道)我不是人才啦... >"<
04/16 01:12, 69F

04/16 01:13, , 70F
所以台灣也沒啥損失,只是剛好有機會離開,當然選擇離開~
04/16 01:13, 70F

04/16 01:14, , 71F
也就是馬上就要走人了才敢上網大打嘴砲(--因為我最不欣賞
04/16 01:14, 71F

04/16 01:15, , 72F
只會唉唉叫卻"身體是誠實的"那種 type -- 不爽就付諸行動
04/16 01:15, 72F

04/16 01:17, , 73F
才是我處世之道)... 接下來就且戰且走啦... 不要餓死就好
04/16 01:17, 73F

04/16 01:18, , 74F
推樓上 不爽就付諸行動 不要留在國內不能改變又一直罵
04/16 01:18, 74F

04/16 01:25, , 75F
罵還是得罵,事也做.戒嚴時代都照罵,不然還以為完美無缺.
04/16 01:25, 75F

04/16 01:55, , 76F
其實我個人真很想鼓吹大家(在國內已有教職者)用腳投票 --
04/16 01:55, 76F

04/16 01:56, , 77F
趁還不太老前去週遊列國,甚至邊工作再念個不同博士學位~
04/16 01:56, 77F

04/16 01:58, , 78F
(當越大比例的國內教職取得了通往先進國的通行票,就越是
04/16 01:58, 78F

04/16 02:03, , 79F
能將這些票根擲往教育部官僚的良機;口號是:快、狠、準)
04/16 02:03, 79F
文章代碼(AID): #1BnmRv0o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nmRv0o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