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評論篇-知識有價 不能只靠愛台灣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N/A))時間15年前 (2010/04/15 15:53), 編輯推噓5(50132)
留言13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9 (看更多)
[恕刪] : → Silience:最後還可以外加學位認證授予等等的。肯定比你去教基礎 : → Silience:各類課程還受歡迎。 : 推 imod2010:所以我前面提議宣傳口號可打 "想拿碩士嗎 ? 想當博士嗎 ? : → imod2010:請電 ooo-xxxxxxx 台灣"亞太社大服務中心"(教育部高教司) : → imod2010:廣告 template 直接參照那些每天在蓋台的車貸/短貸廣告, : → imod2010:(個人認為)那些廣告的 flow 和口白非常具有台灣特色耶... 雖然語氣有點輕浮,其實我這些建議是頗認真的 -- 假如每年只有五百億, 那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把中研院擴編 2~3 倍 (順便廢了國衛院和國研院) 然後把台灣真能做國際級研究的大學老師攬進去,因為應該塞不滿,剩下的 錢和員額就可以學港新以超高薪聘國外大師或年輕新星。聘進去後每 3~5 年 review 一次(committee members 一律請外國人 -- 華裔要排除),然後 去留和薪水全由績效評比決定,嚴格執行。 眼下就有個稍類似的例子 -- 德國(好啦我知道牠在 BBS 上是神之國~)現今 的大學體制也爛蠻大的 (IEEE Spectrum 說的,別鞭我),但其"中研院" -- Max Planck Institutes 仍然是很好很強大啊 ! ↑ (和我們生死相關的 Thomas Reuters 剛發佈的世界科研論文最高引用機構 中他排老二,也是前十名中唯一非美國的機構) 假如每年五百億就能讓 Academia Sinica 有人家 1/4 甚至 1/3 的威猛, 那各校也不用天天擔心擠進百大這(我認為沒啥意義的)議題了,不是嗎 ? P.S. 配套措施是,沒能被中研院篩選進去的老師,每年發的 paper 數要 訂定上限,其數目依各領域不同 (e.g., CS/Comm. 的最多一年只能 1 jour. + 2 conf.) -- IMHO, 這樣對大家(老師和學生)都比較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4/15 16:01, , 1F
我認為問題不是在這裡,問題在台灣如何真正能出產一流的
04/15 16:01, 1F

04/15 16:03, , 2F
學術人才,而不是變成要跟那些小國玩嗜血金錢的學術叢林
04/15 16:03, 2F

04/15 16:03, , 3F
不然丟再多的錢也是就把那些錢爽到少數搞不好不強的學者
04/15 16:03, 3F

04/15 16:03, , 4F
所以閣下具體的方案/措施是 ?
04/15 16:03, 4F

04/15 16:04, , 5F
當然是大學要先把一些沒有真正生產力的人先踢掉做合併
04/15 16:04, 5F

04/15 16:05, , 6F
你推的3行都很對,在本板也快被重述到濫了,但解決方案 ?
04/15 16:05, 6F

04/15 16:05, , 7F
然後把教學和研究工作分的一清二楚,教學也要優秀的人帶
04/15 16:05, 7F

04/15 16:05, , 8F
解決方案就是把台灣變成獨裁的國家,這種事情民主太難了
04/15 16:05, 8F

04/15 16:06, , 9F
當然這是很危險但是我沒有看過亞洲民主國家還能大刀闊斧
04/15 16:06, 9F

04/15 16:06, , 10F
不管是踢人(esp. 教授級)或合併在台灣現實上就是行不通。
04/15 16:06, 10F

04/15 16:07, , 11F
也不一定要他們走呀,不然沒貢獻的薪水撿1/3好了夠爽了吧
04/15 16:07, 11F

04/15 16:07, , 12F
要不然也不會喊併校併校十幾年來就只有一例成功。(而且這
04/15 16:07, 12F

04/15 16:07, , 13F
我覺得反而是社會底層的人他們對國家的某些貢獻反而敬佩
04/15 16:07, 13F

04/15 16:08, , 14F
這種事情當然不會有人要扮黑臉,民主國家沒人願意扮黑臉
04/15 16:08, 14F

04/15 16:09, , 15F
反正一般百姓也不知學術在搞什麼然後就任由少數上下其手
04/15 16:09, 15F

04/15 16:09, , 16F
唯一成功案例還帶有非常多的僥倖 --我妹剛好在其中任教,
04/15 16:09, 16F

04/15 16:09, , 17F
所以多少知道一些小道...)
04/15 16:09, 17F

04/15 16:09, , 18F
大學法人化喊了10年了也只是個具文直到快沒錢才想這問題
04/15 16:09, 18F

04/15 16:10, , 19F
其實德國的中小學生數學現在在Pissa測驗是歐洲最差的
04/15 16:10, 19F

04/15 16:11, , 20F
原因就是德國的中小學生過太爽,所以事實上證明了只要有
04/15 16:11, 20F

04/15 16:12, , 21F
對的方法和正確的路,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機會變成學術強國
04/15 16:12, 21F

04/15 16:12, , 22F
如上所說 --你講的東西都很對也很多人贊同,但在台灣就是
04/15 16:12, 22F

04/15 16:13, , 23F
我認為您說不太可行,因為即使中研院擴編2-3倍好了,還是
04/15 16:13, 23F

04/15 16:13, , 24F
沒辦法 work, 怎麼辦 !? 我現在只對具體性、實用性的解法
04/15 16:13, 24F

04/15 16:13, , 25F
有興趣,所以才上來拋磚引玉...
04/15 16:13, 25F

04/15 16:14, , 26F
不可能有真正一流的學術,一流的學術是從小學就要開始做
04/15 16:14, 26F

04/15 16:15, , 27F
德國他們為何在19-20世紀學術傲人就是因為他們願意在國
04/15 16:15, 27F

04/15 16:15, , 28F
民教育做非常大的投資然後大學教育是真正想念大學的人念
04/15 16:15, 28F

04/15 16:16, , 29F
不然以為我也無法理解為何一堆超級無敵強大的數學家當講
04/15 16:16, 29F

04/15 16:16, , 30F
我個人覺得你講這些太打高空,台灣等不了這麼久就玩完了~
04/15 16:16, 30F

04/15 16:17, , 31F
師而且是要跟學生收錢的,他們竟然願意屈就這沒保障工做
04/15 16:17, 31F

04/15 16:17, , 32F
所以呀,您的做法也只是把一推錢拿去做一些我覺得沒價值
04/15 16:17, 32F

04/15 16:18, , 33F
如果這樣子下去台灣只是永遠當邊陲學術不可能有優秀的人
04/15 16:18, 33F

04/15 16:19, , 34F
先解決生存問題比較重要吧 ??? (個人認為)台灣再怎麼樣也
04/15 16:19, 34F

04/15 16:20, , 35F
不可能變成二戰時期的德國 -- "現實的"/"急迫的"問題在於
04/15 16:20, 35F

04/15 16:21, , 36F
台灣高教很可能在十年內就被港新(說不定還有京滬) KO 了~
04/15 16:21, 36F

04/15 16:22, , 37F
這問題的確還蠻嚴重的,畢竟我人微言輕只能根據經驗判斷
04/15 16:22, 37F

04/15 16:23, , 38F
-- 當整個體制都要垮掉時講太理想的議論無助解決現實問題
04/15 16:23, 38F

04/15 16:24, , 39F
我要說的是大學教育不是只有生產論文工廠那個才叫作大學
04/15 16:24, 39F
還有 59 則推文
04/15 22:47, , 99F
還不見得都會出席
04/15 22:47, 99F

04/15 22:48, , 100F
就是因為代表的地位崇高所以才能做招牌啊...^^; 用院士做
04/15 22:48, 100F

04/15 22:48, , 101F
招牌其實我覺得遠比用 xxxx Fellow 做招牌好多了... IMHO
04/15 22:48, 101F

04/15 22:50, , 102F
台灣學校愛用 xxxx Fellow 當招牌... 我聽說在國外有被笑
04/15 22:50, 102F

04/15 22:50, , 103F
那些在台灣打拼從菜鳥教授幹到出名的我覺得才是我們的主力
04/15 22:50, 103F

04/15 22:52, , 104F
況且最實際的. 你去試試看問朱棣文要不要來開個普物. 姚期智
04/15 22:52, 104F

04/15 22:53, , 105F
來開個大學部演算法概論...我看難度就很高了
04/15 22:53, 105F

04/15 22:53, , 106F
但姚期智在對岸真的有開課喔...所以是個人意願(或說情結)
04/15 22:53, 106F

04/15 22:53, , 107F
還有去叫丘成桐來台灣指導幾個博士論文...恐怕也不容易
04/15 22:53, 107F

04/15 22:54, , 108F
占的因素比較高... 不過希望不要扯到政治性問題...
04/15 22:54, 108F

04/15 22:55, , 109F
所以我是覺得院士不用列入考慮因素. 基本上不太可能像甚麼
04/15 22:55, 109F

04/15 22:55, , 110F
David Patterson教計組這樣
04/15 22:55, 110F

04/15 22:55, , 111F
記得丘成桐也有在對岸(浙大還是中山 ?)共同指導博班生啊~
04/15 22:55, 111F

04/15 22:56, , 112F
院士會議會願意來出席就已經很給你台灣面子了. 不要奢求太多
04/15 22:56, 112F

04/15 22:56, , 113F
是啊。不過我上面講到大學開課主要是指研究員們... 院士?
04/15 22:56, 113F

04/15 22:57, , 114F
是啊. 所以我們的中研院院士真的是不太給台灣面子
04/15 22:57, 114F

04/15 22:58, , 115F
喔. 所以我本來就是說台清交fellow好像還是比較多(vs中研院
04/15 22:58, 115F

04/15 22:58, , 116F
研究員
04/15 22:58, 116F

04/15 22:58, , 117F
李德財是真的有在台大開課啦,施敏有在交大開課、曾志朗
04/15 22:58, 117F

04/15 22:58, , 118F
也有在陽明中央開課吧...
04/15 22:58, 118F

04/15 22:59, , 119F
Fellow 比較少(我認為)是因為中研院較偏基礎研究...
04/15 22:59, 119F

04/15 23:02, , 120F
這幾位都是大學教授=>院士 吧
04/15 23:02, 120F

04/15 23:05, , 121F
是啊~ 可是畢竟還是院士啊,當然地位比不上朱、邱、姚...
04/15 23:05, 121F

04/15 23:05, , 122F
(他們不也都是 "大學教授=>院士" 嗎 ? XD)
04/15 23:05, 122F

04/15 23:06, , 123F
總之,我挺中研院的理由是它是台灣的 inst. 中我覺得唯一
04/15 23:06, 123F

04/15 23:07, , 124F
還有救的,加上五百億真的少到不夠分,就只是這樣...
04/15 23:07, 124F

04/15 23:39, , 125F
如果大部分是"大學教授=>院士" 那不正說明強者多半還是在大
04/15 23:39, 125F

04/15 23:39, , 126F
學任教?
04/15 23:39, 126F

04/15 23:41, , 127F
總不能說是變了院士後強變強者. 然後因為中研院有院士
04/15 23:41, 127F

04/15 23:41, , 128F
所以中研院是台灣第一強這樣吧
04/15 23:41, 128F

04/15 23:43, , 129F
中研院強者比較"集中" --或說密度高很多... 不過我不想再
04/15 23:43, 129F

04/15 23:44, , 130F
就此爭論下去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而我的看法已在
04/15 23:44, 130F

04/15 23:45, , 131F
本文重述多次了 --我很高興看到你的不同意,只是我的意見
04/15 23:45, 131F

04/15 23:46, , 132F
仍然沒有改變(看來你也是) that's it --沒有說誰對誰錯吧
04/15 23:46, 132F

04/16 00:12, , 133F
中研院士跟研究員算不算彈薪? 把中研院變亞洲頂尖社區大?
04/16 00:12, 133F

04/16 01:30, , 134F
若照我構想中研院當然是薪資彈性無上限(由之前所提外國人
04/16 01:30, 134F

04/16 01:31, , 135F
組成的 committee 評鑑結果決定)<->組成亞太社區大學聯盟
04/16 01:31, 135F

04/16 01:32, , 136F
的是台灣 1xx 所公私立大專院校;兩者是雙軌同行,一起拼
04/16 01:32, 136F

04/16 01:43, , 137F
中研院負責整體研發水準;各大學負責特色招生/有效就業。
04/16 01:43, 137F
※ 編輯: imod2010 來自: 118.161.244.147 (04/16 01:45)
文章代碼(AID): #1BniNyuR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niNyuR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