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外包的軟體合約通常有具體的需求規範嗎?

看板Soft_Job (軟體人)作者 (ggg)時間18年前 (2007/10/14 14:1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0/48 (看更多)
※ 引述《OnlyRD (看色戒會欲求不滿)》之銘言: : 看到這麼概念化的東西 : 一大堆流程啊~理論啊~模組啊~PALAPALA... : 我頭都暈了我... : 其實寫程式本來就很繁雜 : 無法做到模組化跟標準化 : 需求跟規格變來變去也很正常 : 過度追求流程問題只是一種精神潔癖 : 設計的時候當然是可以有一套開發的方法 : 但是實做的時候...免不了就是要一直修改啊 ==== 某些研發案的軟體可能連具體的目標都不能確定, 是有路找路, 在行得通與否之間打轉, 這種事才會是在實作時修改. 很多的 DP 案在目標規格方面是很清楚的, 要移到那些新系統, 新機器重新運轉為主, 當然也可能加了一些新時代新設備的使 用方式, 但通常不會是全然未知的新狀況. 委外利用外部的資 源當然就是利用人家已有的經驗. 她的先決條件就是: 1. 有足夠的規格/規範說明文件可以委外. 2. 本身資源(熟練人力)不足, 需要付費藉助外力及時取得成果. 目前台灣應該連委外到印度該如何進行, 多數是不清楚的. 但如 果有國外關係的連繫, 可以從美國公司的往日同事得到情報, 同 類的工作就可以很快的跟國外連繫過的印度公司來往, 得到既有 的來往範例, 即使是沒有完備的規格/規範, 也是能夠很快就將 機會接過去. 如果印度公司再肯給仲介者分享一些仲介費用, 某 類軟體模組的承包就會發生大量委外到印度的現象. 委外者還會 宣稱這是找世界上的最強手來搭配自己手上的最強手, 是兩強相 加, 增加公司的競爭力. 所以, 某類引進部份境外技術的高科技 產品, 在不充足的規格/規範下也是有很高機會到印度委外的. 印度公司在大量湧入的訂單下, 假如能結合其熟練老手與新 手的教育訓練, 銜接出擴張的團隊又透過熟手的輔導扶正, 就不 發生其熟練人力的稀鬆不足現象. 這時其強手地位不會減弱. ===== 反過來看, SI 類的規格/規範不明, 允許客戶可以中途至終都改 來改去, 這是一種保護自己的競爭力, 但缺點是只能吃那一口飯 無法跨越地盤. 大量的增設資x系, 反應這方面是有大量的人力需求, 但也可能是 大量流失熟手造成的. 在擴大服務規模時, 如果熟手的能力被新 加的新手稀薄化了, 就會制約整個公司的成長, 這個公司就不會 長成為世界級的強手. : 尤其台灣的軟體工程師...來來去去的... : 我只能說code亂寫的人實在太多... : 往往程式到後來就是...亂到連改都快改不動的程度... : 我個人覺得寫軟體就是一種服務業 : 產品出去了就要要不斷的maintain : 頂多就只能像DHL一樣做到工作的分配跟管理有一套流程 : 但是貨還是人親自送到客戶手中的... : 忘記模組化跟流程這件事吧 : 當一個PROGRAMMER就跟一個7-11的店員一樣 : 你得把他當服務業來經營... : 而不是工廠一開就不斷量產的電子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1.146
文章代碼(AID): #174RIdBr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4RIdBr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