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周冠男:All in 市值型 勝率>定期定額
※ 引述《galeolow (dade)》之銘言:
: 他說單筆 All in 勝率有 70%,定期定額只有 30%。
: 聽起來 All in 贏面很大對吧?
: 但我這邊舉幾個反例,證明為什麼對一般人來說,
: 聽信這個理論去 All in,可能會讓你這輩子再也爬不起來。
: 這不是數學問題,這是「生存」問題。
這篇完全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風險管理應該已經透過「資產配置」這件
事情來完成。
題目是「當你有一大筆資金打算長期投資投入股市,且投入的是市值型ETF,應該
選擇分批進場或單筆All in?」
在討論這個題目一定都會有一個前提,就是這筆長期投資的資金要是一個「閒錢」。
閒錢的意思就是這筆錢是你評估後認為無須保留在現金或其他低風險資產的部位,
你若打算將這筆資金投入股市應該採取哪種方式,意即這筆錢本身就已經有經過
資產配置的概念了,若是這筆錢投入大幅下跌會影響生活,甚至是生存 (例如
原文第一段提到的退休金單筆All in),那就是你已經違反這個前提。
: 反證一:
: 教授說:回測 100 次,有 70 次單筆會贏。
: 但問題是,你的人生只有一次,你不能重來 100 次。
: 如果你剛好就是那倒楣的 30% 呢?
: 歷史實證:2000 年的納斯達克
: 假設你在 2000 年 3 月,聽了教授的話,
: 覺得網路科技是未來趨勢 (就像現在的 AI),把 500 萬退休金單筆 All in QQQ
: 接下來發生什麼事?
: 兩年內,那斯達克指數跌掉78%
: 你的 500 萬剩下 110 萬。
: 這還不是最慘的。
: 最慘的是,如果你是 All in,你要等到2015 年(整整 15 年後),你的本金才回本。
: 請問你的人生有幾個 15 年?
: 在這 15 年間,你敢保證你家裡不會發生急事需要用錢?
: 一旦你在低點被迫賣出,你就實現虧損,直接畢業。
: 對照組:定期定額
: 如果你在 2000 年開始每月定期定額買 QQQ,
: 雖然前面兩年在大跌,但你買到了大量的便宜貨。
: 你大概在2004-2005 年就已經回本開始獲利了,不用等到 2015 年。
: 結論:
: 單筆 All in 賭的是「起點運氣」。運氣不好買在山頂,你這輩子就去了。
: 定期定額輸在「總報酬」,但贏在「絕對不會讓你死在山頂」。
: 反證二:
: 教授說:「長期來看股市一定往上。」
: 這句話有一個巨大的倖存者偏差:他看的是美國和台灣。
: 歷史實證:1989 年的日經指數
: 如果你是一個 30 歲的日本上班族,在 1989 年底相信「日本第一」,
: 把你所有積蓄單筆 All in日經 225 指數 (當年約 38,900 點)。
: 結果呢?
: 股市一路崩盤,你要等到2024 年,股價才創新高。
: 整整 34 年
: 你從 30 歲等到 64 歲,頭髮都白了,你的資產才剛解套。
: 這期間你的資產一度縮水到只剩 20%。
: 如果是定期定額呢?
: 你在這 34 年間持續買進低點,你的微笑曲線早就讓你賺翻了。
: 甚至在 2000 年、2010 年你都已經獲利了結好幾次。
: 結論:
: 「股市長期向上」是建立在國運昌隆的前提下。
: 萬一我們遇到的是日本模式,單筆 All in 會讓你在此生幾乎看不到解套的一天。
30歲上班族把所有積蓄單筆All in日經指數的例子很糟,先不說這筆積蓄是不是
他的閒錢,一個30歲的上班族碰到股市崩盤,他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透過後續的薪水
持續投入低點市場,初始資金遇上大跌根本不是問題。
另外題外話,單一市場風險確實也是值得考慮的,做全球分散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
: 反證三:
: 教授說:「你不要動,躺著就會贏。」
: 這是在實驗室裡的理想狀態。
: 現實世界是All in 會剝奪你的「現金流」。
: 假設你有 1000 萬,聽話 All in 了 0050。
: 結果隔年發生金融海嘯,資產腰斬剩 500 萬。
: 剛好這時候你被裁員了
: 你沒有薪水、沒有緊急預備金 。
: 這時候你小孩要繳學費、家裡人生病要開刀。
: 你怎麼辦?
: 如果你是定期定額,或是保留一半現金,
: 你就有底氣度過寒冬,甚至還有錢加碼。
這段也一樣違反閒錢的前提,因為聽起來這筆All in讓你完全沒有緊急預備金。
若是真的遇上意外需要現金流怎麼辦?當然就是直接賣出。
: 總結
: 周教授的理論在數學期望值上是對的 (70% 勝率)。
: 但在風險管理上是危險的。
: 投資不是為了追求「最高的期望報酬」,
: 而是為了追求「在任何最壞的情況下,我都還能活下去」。
: 但如果你是一般中產階級,這筆錢是你的養老金或買房頭期款,
: 請不要拿那 30% 的失敗機率,去賭你 100% 的人生。
: 定期定額少賺的那 1.6 倍,是你付給市場的「保險費」,保證你不會在股災時被抬出場
: 。
相信原Po應該是完全忽略了這個前提,另外把「反例」說成「反證」也很不恰當,
因為你並沒有證明什麼,過去特定區間的例子並沒有辦法證明未來的趨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180.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63938276.A.25F.html
推
11/24 06:55,
52分鐘前
, 1F
11/24 06:55, 1F
→
11/24 06:55,
52分鐘前
, 2F
11/24 06:55, 2F
→
11/24 06:56,
51分鐘前
, 3F
11/24 06:56, 3F
推
11/24 07:04,
43分鐘前
, 4F
11/24 07:04, 4F
→
11/24 07:06,
41分鐘前
, 5F
11/24 07:06, 5F
→
11/24 07:06,
41分鐘前
, 6F
11/24 07:06, 6F
推
11/24 07:07,
40分鐘前
, 7F
11/24 07:07, 7F
→
11/24 07:07,
40分鐘前
, 8F
11/24 07:07, 8F
→
11/24 07:08,
39分鐘前
, 9F
11/24 07:08, 9F
→
11/24 07:08,
39分鐘前
, 10F
11/24 07:08, 10F
推
11/24 07:08,
39分鐘前
, 11F
11/24 07:08, 11F
→
11/24 07:09,
38分鐘前
, 12F
11/24 07:09, 12F
推
11/24 07:19,
28分鐘前
, 13F
11/24 07:19, 13F
推
11/24 07:24,
23分鐘前
, 14F
11/24 07:24, 14F
推
11/24 07:26,
21分鐘前
, 15F
11/24 07:26, 15F
→
11/24 07:26,
21分鐘前
, 16F
11/24 07:26, 16F
推
11/24 07:28,
19分鐘前
, 17F
11/24 07:28, 17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6 篇):
Stock 近期熱門文章
23
82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24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