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解教師荒 業界人士 免師培將可任教

看板Teacher (教師)作者 (ayumi)時間5小時前 (2025/10/20 16:27), 1小時前編輯推噓-10(21231)
留言45則, 5人參與, 1小時前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 引述《sakamarker (沙客)》之銘言: : ※退場機制的基本理念是 : : 抓出長期擺爛的對象 : : 而不是搞出甚麼末位淘汰制,然後讓老師跟聯考一樣競爭搶高分 : : 而是低於基準線的 : : 那叫做不適合繼續當老師 : : 因此應該採評鑑制 : : 國小老師大概每兩年評鑑一次,國高中是每三年(約一屆) : : 評鑑的組成 : : 最基本的出缺勤佔10% : : 行政紀錄大概佔10% : : 研習時數(含在職進修,與其他執照)佔10% : : 由同校老師進行觀課,國小2-4次,國高中3-6次,佔20%分數 : : 另外由校外老師觀課,譬如搞出個特選師資制度,由退休或優良老師考試擔任,佔20% : : 學生與家長滿意度問卷,採四或六學期平均,佔30% : 我覺得退場與評鑑機制都是對的 : 然而扣除掉客觀面的出缺勤與行政、研習紀錄 : 剩餘的部分評量方式就會有所疑慮 : 實務上究竟如何評價一個老師教學優劣真的有實際上的困難 : 老師教得好不好? : 若是由過程來觀察 : 每個老師確實有各自喜愛與擅長的風格 : 而每個孩子適合接受的風格也都不同 : 如果僅是有"教學過程"來觀察,實在很難客觀地去評斷誰的教學較為優秀 : 而更別說除了教學能力之外,班級經營,秩序管理等等 : 要如何區別何種班經是較優秀的?何種上課氛圍一定比較優秀? 所以設計評鑑的本質 就不會是比較誰比較優秀 過程之中當然會出現評鑑結果比較優秀的老師 制度設計上也會希望給予這些老師獎勵 但是評鑑的本質是落在找出特別不適任的老師 特別混啊,方方面面的爛啊 如上課常遲到早退 研習都不去 學校行政事務也不願意配合 上課都在放影片 現階段這種老師我們也沒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評鑑可以去汰除 : 每個班級根據目標適合的風氣與氛圍都不同 : 更別說班級成員的組成都會影響班經與授課氛圍,實在難以評斷優劣 : 而若是由結果觀察 : 那問題可能會更難 : 所謂的"結果"是什麼?成績?秩序?風氣? : 每個班初始成員組成就不同,如何客觀地去評斷結果,就更加困難 所以我認為應該要設計出類似作文考試評分的統一評價標準 作文錯字扣一分,文不對題扣五分之類的 可能由專家學者加第一線老師進行設計 將上課內容分成幾大類 譬如教學知識呈現,班級經營之類的 每個大類再細分小項評分 每個評分都有指引評分邏輯 然後只要制度成立後 中央單位就可以透過雲端大數據分析的回饋 對評鑑表不斷地進行更新與修正 而不是說因為很難 所以我們就放著不去評價 再難,應該也有方向與方式去逼近量化標準的可能性 : 而學生與家長滿意度問卷就更可能引發疑慮 : 要如何避免教師為了滿意度評鑑而刻意討好學生與家長? : 會討學生家長喜歡的老師,就是好老師? : 當然,我相信以常態分配概率來看,大多數學生與家長是正常人 : 對於過度惡劣的極端型不適任教師,大家都可以看的出來 : 然而剩下的非極端區域,依賴這種評鑑方式真的合適嗎? : 這是把學生、家長與教師劃分為顧客與服務人員的關係 : 這樣真的合適嗎?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 所以必須要透過多次的平均 來降低單一事件,以及個別家長學生的分數影響 甚至包含上面的觀課評鑑的部分 都可以採取去極化的運用 將最高最低分都去除掉後再行平均 而大學現在已經引入了教學問卷給學生填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 傳統的糖分老師不見得會得到所有學生的高分 而大刀老師也不見得一定會得到所有學生的低分 每個人的追求不同 也有人是追求價值 大學老師努力備課努力上課 認真的學生就是會喜歡 所以 我們也不會看到即便引入了教學問卷制度 大學之中大刀老師被淘汰掉了 而且這個部分的分數 是包含學生與家長的滿意度調查 學生喜歡的老師,家長不一定會喜歡 家長喜歡的老師,學生也不一定會喜歡 分數的比重可以再討論,譬如各15%,或者學生20%,家長10% 且滿意度佔比並不是絕對性的統治結果 不是只要拿這30%就一定會過評鑑 基本分如出勤與研習才20% 而把師生,或者親師關係 在相當程度視為顧客與服務人員 我認為沒有甚麼不好 因為今天來的顧客 他要的商品可不是只有一種 你要討好的對象 是二十五個學生加約當四五十名的家長 人心複雜 有這麼好討好的嗎? 譬如學生不想逼升學,家長想逼 你怎麼做到面面俱到的討好呢? 最後 我個人希望這個問卷 也跟觀課一樣 是屬於全國統一的 這樣就可以透過回饋內容不斷的更新 不斷地逼近客觀的角度 : 其實我相信大家都有在想評鑑教師的方式 : 只是目前而論實在找不出最客觀的好方法 對的,我不認為能找到最客觀 但可以慢慢逼近最客觀 : 而主觀的評鑑,每個學生適合的教師又不同 : 難怪現在所謂名師....都只能由學生的升學成績來界定... : 放榜新聞年年有 : 沒有太多人在乎所謂哪個老師成功將中輟學生帶回正軌的 我其實是希望這退場機制 做到一個鯰魚效應的結果 讓絕大多數的正常老師 只要正常上課,甚麼都沒有影響與改變 但還是維持一定的警覺性,不要惰化 讓極少數,5%以下的特別爛的老師能被有效的抓出與汰除 讓極少數的特別好的老師表現 也能有正面的回饋 要不然,做好沒賞,打破要賠 這種工作環境之下,誰還追求卓越? 但不追求卓越的一般老師們 也能對得起自己薪水 同時也不讓一堆特別爛的老師汙名化老師這個行業 另外 這定期的評量 也可以當作一份自我檢查表 從第三方第四方的角度,更客觀的認識自己的教學狀況 很多人做工作是為了三餐 但我也真的相信很多人工作還為了更高價值的實現 除了錢,難道成就感不香嗎? 如果這份評鑑能夠幫助老師更好的認識自己 也能更有方向的去補足自己哪裡的不足 譬如假如某師他的校內外觀課分數非常高 代表他的教學專業能力受到同業高度肯定 但學生與家長回饋卻非常的爛 那就有可能是親師溝通上,或與學生關係的把握上沒有掌握好 那該師就可以找相關的研習課程去提升自我 就算不提升也無所謂 只要整體分數沒不及格,就代表他是一個合格的專業教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122.1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760948826.A.917.html ※ 編輯: hamasakiayu (114.34.122.134 臺灣), 10/20/2025 16:33:50 ※ 編輯: hamasakiayu (114.34.122.134 臺灣), 10/20/2025 16:38:01

10/20 17:52, 4小時前 , 1F
老早在14年前,教育部就玩過教專了(教師專業評鑑)
10/20 17:52, 1F

10/20 17:52, 4小時前 , 2F
,結果為何?所以理想是豐腴的,現實卻是非常骨感
10/20 17:52, 2F

10/20 17:53, 4小時前 , 3F
還在談評鑑?你delay了15年了,iphone都已經出到17
10/20 17:53, 3F

10/20 17:53, 4小時前 , 4F
代了,你還在iphone2
10/20 17:53, 4F
恩,是的,已經十五年過去了 這個世界已經有AI了 所以可以很大程度的有效節省人力資源 事實就是 沒有評鑑,沒有汰除制度 老師這個行業的專業性就受到質疑 事實上,全世界多數先進國家都對於教師這行有著不同的評鑑方式 而在我們原地踏步的時間 人家也慢慢從iphone2走到了iphone17 我們只會說,阿好難啊,阿過去失敗了啊,啊我甚麼都不願意做啊

10/20 17:56, 4小時前 , 5F
再叫教育部再玩一次嗎?張輝誠的開放教室觀課觀到
10/20 17:56, 5F

10/20 17:56, 4小時前 , 6F
自己辭職多久了?資訊趕快update 好嗎?
10/20 17:56, 6F

10/20 17:57, 4小時前 , 7F
早在10年前,有多少學校包遊覽車校長帶隊到中山女
10/20 17:57, 7F

10/20 17:57, 4小時前 , 8F
高看張輝誠上課呢?請問觀到哪裡去了?
10/20 17:57, 8F

10/20 17:58, 4小時前 , 9F
人家賺飽飽老早離開這個圈子了
10/20 17:58, 9F

10/20 17:59, 4小時前 , 10F
剩下嗷嗷待哺可憐的我們
10/20 17:59, 10F
張的並沒有系統性地去整合到評鑑制度裡面去 而教育界提出改革然後收割一波高歌離席的還少嗎? 不少 還有人得到官位哩 但是這跟評鑑制度該不該存在 是邏輯上的兩個問題

10/20 18:08, 4小時前 , 11F
樓上講的歷史我就不再重複,當年教師專業評鑑為何
10/20 18:08, 11F

10/20 18:08, 4小時前 , 12F
改成現在叫做教師專業發展,呵呵。大家想一想。
10/20 18:08, 12F
恩,因為政策落地不了啊

10/20 18:21, 3小時前 , 13F
請問你知道全台灣所有的公務員和公假機關機關強迫
10/20 18:21, 13F

10/20 18:21, 3小時前 , 14F
必須要有25%,也就是1/4的公務員必須要拿考績乙等
10/20 18:21, 14F

10/20 18:21, 3小時前 , 15F
。在請問您一下如何評鑑出那些25%的人要拿乙等考績
10/20 18:21, 15F

10/20 18:22, 3小時前 , 16F
減半?你有聽過台南市六甲區六甲國小被前台南縣長
10/20 18:22, 16F

10/20 18:22, 3小時前 , 17F
蘇煥智搞成六乙國小嗎?如果你這一些都不知道,要
10/20 18:22, 17F

10/20 18:22, 3小時前 , 18F
拿大學那一套評鑑標準來套用在高中以下老師身上,
10/20 18:22, 18F

10/20 18:22, 3小時前 , 19F
那我只能說你太年輕了......
10/20 18:22, 19F
其實在我的制度設計下 考績就變成了實力導向 你知道過去評鑑25%的方式不公 所以你覺得只要是評鑑都是不公 這是很明顯的稻草人謬誤

10/20 18:23, 3小時前 , 20F
如果你很還年輕,沒有經歷我上述以上那些歷歷在目
10/20 18:23, 20F

10/20 18:23, 3小時前 , 21F
的歷程,請你先去google搞懂我講的以上那一些再來大
10/20 18:23, 21F

10/20 18:23, 3小時前 , 22F
放厥詞吧!
10/20 18:23, 22F

10/20 18:25, 3小時前 , 23F
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
10/20 18:25, 23F
可以理解面對改革的不願意接受 但還是必須重複同一個問題 老師這個職業應不應該有評鑑? 或者問,你覺得固定幾%考績多少合理嗎? 你的表現沒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評鑑得來的固定考績合理嗎? 現在最大的問題一直是 教師這個行業沒有辦法汰除掉過於誇張的老師 只要他不犯法 這坦白說我一直不覺得很合理 其他類似的行業 譬如公務人員,法官 弊病一直以來也顯而易見 而各先進國家也不斷地對此進行改良 所以問題從來不是過去失敗 而是失敗在哪裡,為什麼失敗,要如何改進 ※ 編輯: hamasakiayu (114.34.122.134 臺灣), 10/20/2025 19:07:51

10/20 18:35, 3小時前 , 24F
我只從能回 我的大學時代沒問卷,小班教學、學習角.
10/20 18:35, 24F

10/20 18:35, 3小時前 , 25F
九年一貫至今,全都遇到了
10/20 18:35, 25F

10/20 18:36, 3小時前 , 26F
見證了歴史,見證了失敗
10/20 18:36, 26F
何止呢? 建構式數學、普特融合、常態分班後又開科學班後門 改革失敗的事情可多了

10/20 18:45, 3小時前 , 27F
我以為看到15年前的文
10/20 18:45, 27F
其實教師評鑑這種想法 大概存在了二三十年以上吧 從老師過太爽這個社會普遍謬誤存在以來 就一直有類似的呼籲 ※ 編輯: hamasakiayu (114.34.122.134 臺灣), 10/20/2025 19:10:30

10/20 20:03, 2小時前 , 28F
幻滅使人成長,請問你還需要幾次?
10/20 20:03, 28F
看起來你好像熟透了就是

10/20 20:05, 2小時前 , 29F
從九年一貫到現在的108課綱,這30多年來,沒有最慘
10/20 20:05, 29F

10/20 20:05, 2小時前 , 30F
只有更慘,沒有最爛,只有更爛,希望你可以當上教育
10/20 20:05, 30F

10/20 20:05, 2小時前 , 31F
部長,那麼台灣的教育就有希望了!加油哦!
10/20 20:05, 31F
謝謝 希望你有能看到的一天

10/20 20:07, 2小時前 , 32F
你可以讓老師先評鑑教育部長適不適任嗎?
10/20 20:07, 32F
政務官怎麼評鑑 民主國家不是應該很清楚嗎?

10/20 20:08, 2小時前 , 33F
再來談說讓學生和家長來評鑑老師吧
10/20 20:08, 33F
看起來你比較習慣不管績效直接吞乙

10/20 20:08, 2小時前 , 34F
人生有幾個30年可以讓你這樣做實驗,一再胡搞瞎搞?
10/20 20:08, 34F

10/20 20:09, 2小時前 , 35F
對啊!反正你只需要出一張嘴而已,後果是大家一起
10/20 20:09, 35F

10/20 20:09, 2小時前 , 36F
來承受,主事者拍拍屁股走人?看看李遠哲一干人等,
10/20 20:09, 36F

10/20 20:09, 2小時前 , 37F
呵呵
10/20 20:09, 37F
本來就是一起承受 講得好像我住美國一樣

10/20 20:12, 2小時前 , 38F
沒關係啦!反正以後就沒有學生了,你以後實驗的對象
10/20 20:12, 38F

10/20 20:12, 2小時前 , 39F
是移工的小孩,台灣人都不生小孩了,就繼續胡搞瞎搞
10/20 20:12, 39F

10/20 20:12, 2小時前 , 40F
沒有關係,反正不干我的事了
10/20 20:12, 40F
我倒是生了 所以我關心 如果不干你事 你應該是沒生

10/20 20:21, 1小時前 , 41F
不是不能改,不是不能學美國的教育政策,而且台灣
10/20 20:21, 41F

10/20 20:21, 1小時前 , 42F
長官很厲害,都只學到不好的那一半,好的反而不想
10/20 20:21, 42F

10/20 20:21, 1小時前 , 43F
學,搞得四不像,大家一起沉淪
10/20 20:21, 43F

10/20 20:22, 1小時前 , 44F
這就是台灣的教育
10/20 20:22, 44F
既然不是不能 那麼就是能 那麼你是在激動什麼呢? 還特別等噓文CD 連噓一堆表達你的不滿 如果改都不能改 只會越改越爛 老師就乖乖吞校事會議吧 畢竟已經是既定規定 我們不能改喲,呵呵 ※ 編輯: hamasakiayu (114.34.122.134 臺灣), 10/20/2025 20:47:39

10/20 20:49, 1小時前 , 45F
現在有人想當老師學校就該感恩了,還談什麼評鑑?
10/20 20:49, 45F
文章代碼(AID): #1ezV9QaN (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zV9QaN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