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個人對於死刑問題的看法

看板ask-why (知識奧秘)作者 (怎麼啦)時間15年前 (2010/03/20 06:2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6 (看更多)
: 推 nidor:如果你認為非完全相同的懲罰就不算應報,那只證明你所說的 03/19 12:41 : → nidor:這種應報不是大多數人所使用的概念,甚至這種概念無人使用。 03/19 12:42 : → nidor:那又為何要討論一個連你的反方都沒有人支持的概念呢? 03/19 12:44 : → gamer:其實我並沒有主張這種做法不是應報,認為人犯罪該受到報應這 03/19 13:28 : → gamer:種想法就有應報的觀念。認為非唯一死刑即非應報是在上一篇文 03/19 13:28 : → gamer:章中,sky板友所提出的論點。 03/19 13:29 : → gamer:我只是想說當我們已經可以接受不見得必須以命償命的觀念後, 03/19 13:30 : → gamer:應報觀念支持死刑的力道就已經相當薄弱了。 03/19 13:31 : → gamer:譬如有人認為,重刑犯被限制自由一輩子就是他應得的報應 03/19 13:34 : 推 nidor:並不薄弱。因為就如size所說,這只是應報強度的差異而已。 03/19 14:17 : → nidor:是你自己"認定"應報就一定是完全複製傷害,才造成的怪論點。 03/19 14:18 : → nidor:而大多數人所使用的應報概念,並不是完全複製傷害。 03/19 14:19 : → nidor:無期徒刑-死刑-肉刑都是應報概念的產物,只是強度不同。 03/19 14:20 關於什麼叫做應報 怎麼樣叫做應報 我想在這邊插個嘴 應報的公平是很自然的想法 小孩子在幼稚園被同學踩到就踩回來 被打就打回去 即使是要追「兇手」追個半天 氣喘吁吁 也要過去踩一下或是打一下 這種想法其實並不是著眼在效益上 「兇手」是不小心還是故意的、追著跑會不會累 這些效益分析要考慮的 都不是幼稚園小朋友會考慮的點 同樣的 應報的概念 在這些小朋友長大以後 會被學校老師扭曲成:「被打不能還手 要報告老師 只有老師可以處罰學生」 於是這種應報觀又變成「有權者要代替我處罰欺負我的人」 所以接受這種修正型應報觀的人 會認為有權者「應該」要代替受害者處罰兇手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把認為執行死刑就是還被害者公道的人 歸類為應報的原因 : 推 size:徹底隔離 成本風險 避免私刑 被害者心情 肉刑,無期可能更殘忍 03/19 15:16 : → size:從來沒人說死刑的主要理由是應報 而是含 我就認為是徹底隔離 03/19 15:17 : → size:一直把支持'留著死刑'的人當作只想應報 這種跳針從沒停過.... 03/19 15:18 : → size:只想應報 為什不支持肉刑 或行刑用亂槍打死 還吃飯打麻藥幹嘛 03/19 15:20 : → size:為什不支持'殺人者唯一死刑'?一直在應報應報的 動動你的腦吧 03/19 15:22 雖然size你是原po 可是你的文章自己發明很多新定義 什麼隔離刑自由刑 什麼應報也嚇阻 什麼隔離是最小侵害 這些都是你自己發明的吧 要把這些東西說清楚 其實也不是很難 只是我猜我講你也聽不進去 還是只會在推文裡嗆些 抒發情感、被吐很慘、我告訴你正解之類的話 那我想我還是把精力留在講述一點有用的東西好了 你這裡提到支持死刑除了應報之外 還有 1.永久隔離的效果 避免再犯的風險 2.死刑的直接(或包含間接)成本比其他方案為小 3.死刑有助於安慰被害者心情 4.死刑比無期徒刑或酷刑人道 根據這幾點意見 1.再犯率並不是100% 甚至不是八九十 也就是這些人還有改過的可能 讓他們矯治改過是比殺死他們更重要的 2.台灣缺乏本土的死刑成本研究 而且從趨勢上看 看不出來死刑的成本比其他方案小 3.被害者心情被現在刑法過度忽視 這確實應該改變 但是對兇手處以死刑 跟安慰被害者還是關聯很小 頂多是有應報心態的被害者能夠增加聊勝於無的心理安慰 4.所以人道理由反對死刑也應該反對不人道的無假釋終身監禁以及酷刑 -- 把在ask-why自己寫的收一收 http://askoikeiosis.blogspot.com/ 就不用等板主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5.117.225

03/20 09:42, , 1F
不是什麼新概念 只是你看不懂而已 原來你支持隔離區制度.....
03/20 09:42, 1F
文章代碼(AID): #1Be_amRU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e_amRU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