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個人對於死刑問題的看法

看板ask-why (知識奧秘)作者時間15年前 (2010/03/22 15:36), 編輯推噓4(4018)
留言22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16 (看更多)
※ 引述《nidor (awful)》之銘言: : 應報並不是不在乎刑罰對於犯罪行為造成什麼影響,而是大多數人 : 從日常生活都可以小規模的實驗"合作-報復"的囚徒困境。 : 舉例來說:朋友跟你借錢、小組討論報告組員擺爛、讀書會寫共筆等等。 : 在這些情況下,對付不合作的人最佳的策略就是報復。 : 借錢不還--強制執行,組員擺爛--以後沒有人要跟他合作, : 只拿別人的筆記卻沒貢獻--踢出讀書會。 : 這樣的報復對於社會控制不是很有效嗎?如果在以上例子中,擺爛的人 : 都可以不被報復,不被制裁,誰都可以想見最後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 : 團體中充滿了擺爛的人,大家都只想從別人身上奪取利益而不願付出。 : 這樣的報復行動,在某些人的定義中,甚至不能算是應報(因為傷害沒有完全複製)。 :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重點,我認為是度刑的比例原則,而非完全複製傷害。   你根本就把刑罰的目的和刑罰的強度混在一起了,大多數 人都同意犯了錯的人該接受處罰,但是為什麼該接受處罰?處 罰的目的又是為何?這是刑罰的目的。又犯錯的人該受多少處 罰,這是刑罰的強度。   你講的合作─報復的囚徒困境(這是不是囚徒困境我不清 楚,上daze板友講的我還在思考,Anyway, 先當做是)並沒有 辦法幫助我們認清刑罰的目的究竟該是什麼,我們只能看出「 有處罰,可以幫助管理」但是為什麼該處罰?你認為這是「報 復」這些人為「惡」,但是卻有其他人認為這是在警惕其他人 不要做和這些人一樣的行為,這就是應報和預防兩者的區分。   而為什麼應報理論會主張「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並且 認為刑罰不得超過犯罪人犯的罪行,這是因為古老法典認為犯 罪是惡,刑罰就是要平衡惡,因此犯人取走什麼,就要還給什 麼,這樣在善惡的天秤上才會平衡。那採實證的預防理論不同, 預防理論認為如果砍手可以遏止偷竊,那偷竊的刑罰就該砍手。   當然,以上講的都是這些理論最初的概念;然而刑法畢竟 還是法律的一部分,不能也不應該脫離其他法律的原則當中, 所以它依舊得遵循像是憲法中的比例原則的規範,必須滿足最 小侵害原則(或是有人說的「刑法的謙抑思想」)。 : 另外,用效益主義來為廢除死刑辯護應該是無效的。因為如果對大眾來說, : 花一個禮拜就抓到犯人並且處死的效果,與花五年分析線索十年纏訟是一樣的, : 那這兩種作法並沒有區別。(甚至一個禮拜就處死的成本更低!)   那要看你從什麼觀點去衡量這個效益,這種做法僅僅是減 少司法資源,但是對於改善犯罪率並不會有正面的幫助。不然 白色恐怖期間,台灣的重案犯罪有比較少嗎?沒有。因為歹徒 知道檢警為了美化數字,會吃案、亂結案,法院會亂審判,所 以他們犯罪也不一定會被抓到,乾脆多犯幾筆。另外,在強盜 唯一死刑的情況下,強盜犯為了減少被抓的風險,往往強盜殺 人。這樣對效益有幫助嗎?沒有。 : 也就是說,如果單就效益主義來看,沒有公正審判的必要。能夠威嚇人民就夠了。 : 應報主義反而注重公正性:必須要對真正的犯人進行報復,才符合應報主義原則。 : 強調死刑的冤獄讓無辜者受累,真正犯人在逃,恰恰違反效益主義的原則, : 而是應報主義的想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6.102

03/22 15:41, , 1F
如果宣稱迅速破案可以威嚇潛在犯罪者,那就有降低犯罪之效。
03/22 15:41, 1F

03/22 15:42, , 2F
那可能只有一開始有效吧....
03/22 15:42, 2F

03/22 15:42, , 3F
若每個破案宣稱都有一樣的威嚇效果,那宣稱快速破案較有效。
03/22 15:42, 3F

03/22 15:43, , 4F
貓抓老鼠的故事應該聽過吧。
03/22 15:43, 4F
※ 編輯: gamer 來自: 140.112.46.102 (03/22 15:43)

03/22 15:44, , 5F
另外,在強盜唯一無期徒刑的情況下,強盜犯為了減少風險,
03/22 15:44, 5F

03/22 15:44, , 6F
一樣會殺人滅口。
03/22 15:44, 6F

03/22 15:44, , 7F
沒人主張唯一無期徒刑啊
03/22 15:44, 7F

03/22 15:45, , 8F
我只是要說,這種方式根本就不會增加效益
03/22 15:45, 8F

03/22 15:45, , 9F
快速破案,快速處死,增加處死犯人....等等方式
03/22 15:45, 9F

03/22 15:45, , 10F
所以這是刑罰上限的問題,跟其他論點無關。
03/22 15:45, 10F

03/22 15:46, , 11F
並無助於真正的減少犯罪,也不會是真正的效益主義追求的目標
03/22 15:46, 11F

03/22 15:46, , 12F
廢除死刑不就是要用無期徒刑取代死刑嗎?強盜依然會殺人。
03/22 15:46, 12F

03/22 15:47, , 13F
這邊不是要討論效益主義的主張嗎?
03/22 15:47, 13F

03/22 15:50, , 14F
我沒看到你對"不會增加效益"這點,有什麼有效的論述。
03/22 15:50, 14F

03/23 00:08, , 15F
1.判死刑也符合刑法的謙抑思想 因為法官心證犯人的罪行太重了
03/23 00:08, 15F

03/23 00:10, , 16F
2.重典當然不一定有重效 那是邊際效益曲線 到最大點後會落下
03/23 00:10, 16F

03/23 00:11, , 17F
就像競爭使人進步 但過度會造成恐懼 超過那一點曲線就會下降
03/23 00:11, 17F

03/23 00:12, , 18F
所以遊戲規則會在尋找邊際效益最大點 配合動態平衡做調整
03/23 00:12, 18F

03/23 00:17, , 19F
其實死刑的執行方法就符合謙抑思想了 被害人死得慘多了..
03/23 00:17, 19F

03/23 00:20, , 20F
若死刑是負值 0=無期 正值=有期 今天若法官認定被害犯行-40
03/23 00:20, 20F

03/23 00:21, , 21F
法官用謙抑思想判 東加西加也加不到0或正值才會判死刑
03/23 00:21, 21F

03/23 00:23, , 22F
死刑抽掉後 以後犯行-1000 最低值也只能判到0 不符比例原則
03/23 00:23, 22F
文章代碼(AID): #1BfntxM0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fntxM0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