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澳洲口譯初探

看板interpreter (口語翻譯)作者 (Simple Gifts)時間17年前 (2007/02/28 00:5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 引述《kimichen (kimi)》之銘言: : 沒錯,AIIC是相當難進入。很可惜的是,雖然台灣有師大輔大的聯合專業考,這並 : 非政府背書、國際承認的執照,增加台灣口譯員走出國際舞台的難度。 師大輔大聯合專業考的合格通過證書 可以算是台灣專業口筆譯前輩推動認證制度的第一步 雖然很多國家都有您所謂「政府背書」的執照 但是這些證照的標準其實不一 台灣產官學界目前也在討論 台灣的翻譯證照究竟是要把它當作「最低門檻」就好,意即一種「資格」 還是變成像是醫師、律師執照那樣,意即「只有拿到執照才能做翻譯」 後者顯然不可能施行 所以絕大多數國家的翻譯證照,都只是一種「資格」 師大輔大聯合證書也是 至於AIIC,就比較類似醫師、律師執照 很多國際組織聘用的口譯員一定要具備AIIC會員資格 再者,即便台灣有了證照,也不一定就真的能建立更健全的翻譯市場 舉例來說,有一張NAATI證照,在台灣其實沒有多大的用處 甚至有AIIC的會員資格,也不見得就能受客戶青睞 這多多少少和您所說的「市場被少數菁英壟斷」有一點關係 但是我認為,無論口譯還是筆譯,都是一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市場 客戶喜歡你就是喜歡你 就算有人做得比你好 客戶還是要你 有「證照」雖然是職業專業化的重要里程碑 但是口譯即便有了證照,要讓市場視口譯為一項專業(profession),仍然有困難 因為這個行業實在很特殊 先天上有些不良,後天又有點失調 很難找到另一個職業,可以拿來和口譯平行比較 曾文中老師有一篇論文 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口譯這個行業 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參考 或許就能瞭解為什麼口譯可能很難「專業化」 至於台灣口譯員「走向國際舞台」 端看何謂國際舞台 如果是國際組織、真正的大型國際會議 那麼其實台灣口譯員是因為擁有「中華民國國籍」而受限 並非實力不足 簡單來說,「來自中國的傳譯」就代表了 Chinese interpreters 他們每年產出的口譯員數量,台灣完全沒辦法比 起跑點就不平等了,自然沒什麼好討論 唯一的突破方法,大概就是成為 AIIC 會員 讓我們也有機會參與需要 AIIC 口譯員的國際會議 我兩年前在印尼碰到 AIIC 亞太區的主席 他說 AIIC 現在很鼓勵大家加入 台灣這兩年也增加了兩三個 AIIC 會員 這一兩年應該也會有做了十幾年的資深前輩取得資格 大家在台灣都經營了很長一段時間 台灣專業口譯員的水準其實不差 對內,我們自己要不斷提升水準、不斷教育客戶(這是永無止境的工作) 對外,我們要爭取機會、團結一致、展現實力 專業倫理不能只掛在嘴邊 要從工作中實踐 這樣才能贏得客戶的肯定 有朝一日,我們才能建立更好的翻譯環境 : 我這邊有點筆誤,類似的部份是這些商業口譯被少數口譯員瓜分。我聽說在台灣 : 有個博士學位,比真正通過Conference Interpreting的人更容易爭取到工作。|||^^ 這我不曉得 我想有市場區隔吧 有些會議,主辦單位永遠不會想到有所謂「專業口譯員」這回事 就算知道也不會用(特別是學術機構) 有些會議,主辦單位則不會找個沒有口譯能力的博士來翻譯 就算內容很艱澀、專業 他們還是信賴專業口譯員的能力 : 美國和澳洲都有這類的口譯,我想是一個合格的政府或多或少都得做到保護弱勢 : 人民的工作,在台灣未來恐怕是比較需要「越中」口譯。 或者更多的「華語教師」 難怪這幾年華語所比翻譯所還難考,哈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6.41 ※ 編輯: Mapleseed 來自: 59.112.6.41 (02/28 01:01)
文章代碼(AID): #15v6B33B (interpreter)
文章代碼(AID): #15v6B33B (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