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救]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看板Biotech (生命科學)作者 (phoebe)時間8年前 (2017/03/28 14:04), 編輯推噓4(4021)
留言25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大家好,又是我,但這次有新的問題,所以借用實驗設計時參考的文章 這次是做single site 的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我有個Toxic insert一直很難clone,好不容易篩到colony卻有frameshift mutation 所以我參考這篇文章跟內容提到的paper做了SDA想把Sequence 矯正回來 我用的competent cells是clontech的stellar competent cells transformation後用30度C recover然後室溫養兩天 挑了三個colony送定序其中兩個有把我要的序列改回來 但都出現了新的Deletion或insertion 下面是其中一個plasmid的結果 序列從 TCACTTTTGATGTTCACACG-GAG 變成 TCACTTT-GATGTTCACACTCAAG ↑不要 ***要 出現新的mutation的位置都在primer上,F跟R都有 我想請問 1. 這跟primer有關嗎? 2. 這在Site-directed mutagenesis常見嗎,因為我是第一次試實在沒甚麼經驗 3. 還是純粹就是我的insert不穩定,competent cell喜歡自己亂改序列orz 4. 可否提供我任何建議或可以嘗試的方向 指導老師說再不行就insert砍半或直接用合成的 謝謝!! ※ 引述《tutj (人生若只初相見)》之銘言: : ※ 引述《nhxcyge (人生就像個不可逆反應)》之銘言: : : 我現在是做A基因的點突變, : : 用的方法是利用complement primer 25bp,而突變設計在中間 : complement primer應該是stratagene QuikChange的方法吧? : : 利用這組primer做完pcDNA3-A一整圈plasmid,大小約6.7kb : : 目前卡在PCR出來的產物很少很少,以致於做transform後都沒有colony長出來… : : 曾想過把多管PCR產物跑膠(先以DpnI digest)後,把少量的產物集中一起elution : : 但濃度還是很低(1.1 ng/ul)。 : : 另外因此突變點位在基因末端(離stop codon約30bp,全長約1.4kb),所以用下述方法 : : 心想應該行不通 : : F1----------> F2---------> : : ------------------------------------------------------ : : |||||||||||||||||||||||||||||||||||||||||||||||||||||| : : ------------------------------------------------------ : : R1<--------- : : R2<---------- : : 二段PCR產物overlap處為mutation site,不過會變成F1、R1夾出來1300多bp而F2、R2 : : 夾出來可能100bp不到的產物,再將二個大小差距那麼大的產物加在一起覺得不太可行。 : : 所以想請問版上有人遇過這種狀況嗎? : : Primer重新order過了,Tm值60.XX,PCR用Phusion polymerase。 : 你的Tm值是照說明書的公式算的嗎? : 我有找到一個網站可以幫忙算 : http://depts.washington.edu/bakerpg/primertemp/primertemp.html : 如果你是照公式算, 說明書要求至少要78℃以上; 如果不是, 那Tm值一定太低 : 這方法Tm值一定要夠高。因為primer完全complement, 還有突變的base : 所以primer間的Tm值會比primer對DNA template的Tm值高 : 如果一開始設計的Tm不夠高 : PCR時primer會傾向形成primer dimer而不是黏上DNA template : 至於你說的PCR產量低, 我之前有找到一篇paper : 裡面說QuikChange有幾個缺點。 一是上面提的易形成primer dimer : 二是不能同時多點突變; 三就是PCR產量低。 : 因為PCR從primer順著plasmid跑完一圈後頭尾接不起來形成nick : 一對primer又是完全complement : 整個PCR program只有parental plasmid可以做為DNA template : 那篇paper發明了一種新方法 : F1 ---------m-----------> : ------------------*----------------------------------- *: nick : |||||||||||||||||||||||||||||||||||||||||||||||||||||| m: mutation : -----------------------------------*------------------ : R1<-----------------m------ : 如圖, primer間只有部份overlap, mutation site在overlap region中間 : 3'延伸出去的部份蓋過PCR產物的nick : 所以新生成帶有mutation的DNA可以當成template進刪PCR reaction : 故一開始需要加入的DNA template可以降低, 提高之後挑mutant colony的機率 : paper現在不在手邊, 如果你有興趣等星期一去實驗室我可以提供 : 根據我整理的protocol : 這邊primer跟template之間的Tm值稱為Tm no, primer-primer間的Tm稱為Tm pp : 設計primer時Tm no要比Tm pp高5~10℃ : PCR reaction的配方: 1x PCR reaction buffer, 1 uM primer pair, : 2~10 ng DNA template (我用5 ng), 0.2 mM each dNTP (我怕不夠加到0.4 mM) : 3u Pfu polymerase (其他DNA polymerase應該也可以), 補水到50 ul : PCR program: : 1. 95℃ 5 min x1 cycle : 2. 95℃ 1 min (cycle數我照QuikChange的建議, 換掉a.a.跑16 cycles) : Tm no-5℃ 1 min : 72℃ 1 kp/2 min : 3. 95℃ 1 min x1 cycle : Tm pp-5℃ 1 min : 72℃ 30min (據說此cycle能增加完整plasmid的生成率) : elongation因為我用PfuUlatr II, 所以減到1 kb/min, 跑68℃ : 然後primer因為高GC% Tm值超高,減五度也超過65℃ : 所以annealing照QuikChange跑55℃ 最後一個cycle省略成只跑72℃ 30min : 取10 ul PCR product跑膠有超亮的single band : 提供給你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4.20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tech/M.1490681097.A.B5A.html

03/28 14:19, , 1F
我經驗是primer品質影響蠻大的,所以至少要有OPC
03/28 14:19, 1F

03/28 14:19, , 2F
有時候遇到突變就是遇到了,再挑幾顆或是再重試試看
03/28 14:19, 2F

03/28 14:21, , 3F
我有一個construct就是這樣,site-direct後在別的位置出現
03/28 14:21, 3F

03/28 14:21, , 4F
mutation,而且不是site-direct時primer所涵蓋的位置
03/28 14:21, 4F

03/28 14:23, , 5F
後來放棄了,改買origene ready clone也有突變,客訴後重送
03/28 14:23, 5F

03/28 14:24, , 6F
原突變改回來,但其他位置又突變
03/28 14:24, 6F

03/28 14:26, , 7F
origene於是把產品下架退錢
03/28 14:26, 7F

03/28 14:35, , 8F
所以就像樓上,可能是這些sequence真的很難clone的關係?
03/28 14:35, 8F

03/28 15:43, , 9F
我試過pBSII,pCMV,pcDNA,pET,pENTR等好幾個clone,以及包含
03/28 15:43, 9F

03/28 15:43, , 10F
你的strain?
03/28 15:43, 10F

03/28 15:44, , 11F
stbl等strain後才確認的,你的問題自己比較知道
03/28 15:44, 11F

03/28 16:30, , 12F
有些想法可以執行看看:如果primer過長,超過40bp,可以
03/28 16:30, 12F

03/28 16:30, , 13F
考慮PAGE純化;另一個,如果insert過於toxic,可能表現
03/28 16:30, 13F

03/28 16:30, , 14F
的菌不會活,那換個less express的vector backbone
03/28 16:30, 14F

03/28 19:48, , 15F
我想序列正確的菌應該都是活不下來,所以只能挑到序列
03/28 19:48, 15F

03/28 19:49, , 16F
有錯的菌,你的實驗會需要在細菌中表現這個蛋白質嗎?
03/28 19:49, 16F

03/28 19:49, , 17F
如果需要那大概無解,如果你只是要用菌來擴增你的質體
03/28 19:49, 17F

03/28 19:50, , 18F
,可以試試看在這個 insert 的 ORF 前面放 Termination
03/28 19:50, 18F

03/28 19:50, , 19F
sequence,讓細菌不去產生這個有毒的蛋白質。
03/28 19:50, 19F

03/28 21:44, , 20F
這個實驗的primer我會做PAGE,有些錢不能省
03/28 21:44, 20F

03/28 21:47, , 21F
試著用low-copy plasmid做
03/28 21:47, 21F

03/29 11:42, , 22F
我的primer是用OPC合成,所以可能是因為純化方式不夠嗎Orz
03/29 11:42, 22F

03/29 11:42, , 23F
百密一疏唉...
03/29 11:42, 23F

03/29 11:52, , 24F
即使是opc也可以完成,只是PAGE會讓你primer的純度上升
03/29 11:52, 24F

03/29 17:32, , 25F
之前做的時候老闆是有強烈建議一定要PAGE純化比較好
03/29 17:32, 25F
文章代碼(AID): #1OsVq9jQ (Biote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sVq9jQ (Bio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