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外包的軟體合約通常有具體的需求規範嗎?
※ 引述《leicheong (睡魔)》之銘言:
: ※ 引述《ggg12345 (ggg)》之銘言:
: : 應該是採用很簡單的方法, coder 只是按 pseudo code 編成正確的程式,
: : 基本方塊會有多層的人做程式流程與文件的 review. 而不是一人全包.
: : 在思惟的方向上, 台灣一向怕參與的人手太多, 是少用人的思惟. 印度不
: : 怕用人, 只要分成夠多的模組方塊, 加派人手就能快速兜出方塊, 改功能
: : 需求就是另兜一套新的方塊代替就可以了. 所以他們可能就是細部分工,
: : 人海戰術, 小團隊負責小方塊, 大方向就是靠買方送來的規格再切割.
: 因此這樣的團隊只能做出「量產品質」的東西.
: 你不知道模組間的關係, 就不能完善的做出test case. 而且遇到跨模組
: 的bug (由其是side effect類型的) 就不要指望有人可以幫你抓出來了.
: 反正大家都不知道其他人在寫甚麼, 為甚麼要這樣寫...
: 而且就你說的也和作者就的不相同. 作者說的是「每一個人都只是一個
: 零件, 可以隨時替換」的情況. 你說的這些, 割pseudo code的人就不可以
: 隨便替換了, 否則分工的切割點很大機會出問題. (對scope的理解不同)
1986年左右曾經訪問日本東京的一家國防工業的軟體公司, 該公司是日本
種子島太空火箭基地相關軟體的主要承包商, 他們產生程式的方式讓我印
象一直很深刻.
一間房間裡有四排辦公桌, 每排也有四個桌子, 最後第二個才是用程式語
言轉成程式的人, 而最後一個則是最終查驗有無寫錯, 再補上完整文件者
, 四排共用了一位打字(卡)員. 每排的第一個拿到方塊的規格, 做完分析
與說明文件並以pseudo code 敘述, 同時也完成主要的方塊測試說明, 第
二個則是再查核前一位是否有誤並細部完成測試用的 pseudo code .
這套方法比較接近老式的 coding form 做法, 那時候的日本還沒有每人一
部PC或終端機的做法. 但 1986 年時, 台灣已經完全是用美式個體戶的辦
法, 從分析到寫程式一口氣全在終端機或PC完成, 接下去, 完全就是
interactive 式的上去 compiler, 不對再下來, 修修補補對著機器就幹,
連軟體比賽也都是講求多快做出個影子來, 只數誰完成的項目多, 從不問
是否根本就是個無法完成, 也終究是不可靠的作品.
這些差異與疑問, 其實一直讓我存疑至今. 至少, 我們設計系統的硬
體, 完成 driver , 甚至做完 OS , 完成整套系統測試, 整個過程是比較
像老式的那種方法的. 尤其出狀況時, 沒有整個方塊文件與流程說明, 我
們是插不上手幫忙的, 所以一定是先有方塊, 文件, 流程才會有電路板與
程式.
模組間的關係是一定知道的, 因為一定會在說明文件中談到. 這種做
法跟做硬體的獨立插板是類似的, 從狀況反應經幾個測試, 都能分出那個
模組可能出了問題才有此現象.
: 印度不怕用人, 為的是薪資水平低. 我們請一個PG的價錢可能就夠
: 他們請三個coder(請容許我用coder這種不太禮貌的稱呼. 這樣不會
: 思想的工作如果說是PG的話我認為是對PG這稱謂的一種侮辱. 照這文章
: 的描述他們充其量只是人型的, 像MS Access的App. Generator的
: 「程式碼產生器」罷了)了. 印度外的, 生活指數比印度高的地方
: 你認為照樣套用可行嗎?
如果他的少數能人能搭配帶領一般人做出事業來, 整體就是夠有智慧的.
生產線的工人都不怎麼樣, 但生產線在適當的地方都擺有測試與QC, 如
果作業員情緒失控, 領班就會立即找人或自己上線替換補上, 所以能確
保不怎麼樣的人也能完成每個品質良好的成品. 而生產線靠的就是測試
與QC.
不錯, 這就是及時又有品質的量產.
: 印度人一般的印象是受壓性強, 上面的人怎樣壓逼/壓榨也不會出大問題. 如果
: 不理會文化特質上的差異而套用到華人社會的話, 不想出問題也難.
: 這篇文章的其他地方就不說了...
我們對不了解的東東, 總是用怪力亂神來對付, 但基本上就是無法體會
何以能有這樣的效果, 然後也學不來.
: : 底下是另外的一篇報導.
: : 2005-03-10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5/0310/A20050310396963.shtml
: : 印度軟件水平和中國的程序員
: 不. 這是同一篇的不同分頁罷. 先前說的邏輯謬誤有一部份就在這裡.
: 說實在的, 我本身對這種「物化」人的論調的文章/思路十分反感.
: 一邊看一邊覺得噁心. 這篇文章的其他部份也就不參予討論了...
============
台灣的相容 PC 外銷時, 那些製造工廠的幹部也是像 coder 而非 designer,
他們只是抓住了從學校老手指導的幾個原則, 剩下的都只在小範圍內變化,
經過一兩次成功經驗就只抓住成功的經驗重覆做, 只小改不大改, 如此沒水
準的做法反而可以帶領一大票小工廠一起幹, 而天下一打下來就很難讓出來.
落後國家勝出的方法, 一定是跟老美矽谷的會有所不同, 因為環境根本就不
同. 可是一旦聚落起來了, 那種資金與人才聚集的作用是相同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1.146
推
10/14 16:37, , 1F
10/14 16:37, 1F
→
10/14 16:37, , 2F
10/14 16:37, 2F
推
10/14 17:04, , 3F
10/14 17:04, 3F
→
10/14 17:10, , 4F
10/14 17:10, 4F
→
10/14 17:11, , 5F
10/14 17:11, 5F
推
10/15 09:48, , 6F
10/15 09:48, 6F
→
10/15 09:49, , 7F
10/15 09:49, 7F
→
10/15 09:50, , 8F
10/15 09:50, 8F
→
10/15 09:51, , 9F
10/15 09:51, 9F
推
10/15 11:46, , 10F
10/15 11:46, 10F
→
10/15 11:49, , 11F
10/15 11:49, 11F
→
10/15 11:51, , 12F
10/15 11:51, 12F
→
10/15 11:53, , 13F
10/15 11:53, 13F
→
10/15 11:54, , 14F
10/15 11:54, 14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Soft_Job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6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