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文學翻譯的校稿
我是書籍翻譯,主要是翻譯小說和小說潤稿。
每次拿到成書後,看到編輯幫我潤飾的部分我都羞憤的很想去撞牆。XD
我也覺得 "工作" 和 "閱讀" 的心境差很多,
所以我都拆成三階段工作。
第一遍是 "直譯",不管通不通順,看到什麼就翻什麼,就這樣翻完全書。
草稿翻完之後,心情也比較沈澱(?)了,第二遍再順成通順的中文。
順完之後把全部的稿子轉成直書印出來,校對修改完才算完稿。
這樣雖然花時間,但是我習慣這麼做了,一個稿子不走上三遍我不安心T-T
(但是四遍是我的極限,再多看下去我會吐。XD)
不過我會把稿子印出來看,不是因為電子檔和紙本的關係,
我兩個都看得蠻習慣。
主要差別是直書和橫書,有些句子橫書看起來很正常,
可是轉成直書就怪怪的,不知道為什麼......XD
(可是我又不習慣打字打直書)
※ 引述《johanna (HANA)》之銘言:
: 每次看到自己譯作的成書,都有這種感覺:
: 這句贅字太多、那句該調換語序、當初為什麼沒想到要用某詞彙....
: 至於理由,多半不是交稿之後文字功力突飛猛進 = =|||
: 最有可能的大概是立場改變了吧....
: 在工作時,我的身分是譯者,
: 最注重的是正確解讀原文、清晰表現、琢磨修辭、避免歧義...
: 拿著成書,我的身分就是讀者,
: 會聚焦在劇情描述、角色情感、不妨礙閱讀步調的流暢文字...
: 倒不是說兩種立場沒有交集,只是重視的程度不一樣,
: 我一向認為譯者必須投入情感,才寫得出能獲得讀者共鳴的文章,
: 事實上,我在翻譯過程、校稿階段、閱讀成書的投入程度卻是依序遞增,
: 在翻譯過程觸發感動的部分,在看到成書時真的會加倍感動
: 也會萌生很多翻譯時沒有的想法和感觸 @@
: 此外,看電子檔和看實體書的感覺也是截然不同的,
: 從book板過去的討論看來,大部分愛書人都贊成這一點,
: 編輯會把文章列印出來校潤,或許就是因為這樣,
: 我也聽過有譯者真的會這樣做....
: 如果我今後如法炮製,或許會減少很多前述的遺憾,
: 但仔細想想,要實行還真不容易:每譯完一本書就要印出幾百張紙,
: 先在紙上從頭到尾校潤一遍,接著在幾萬字的電子檔裡比照修改....
: 以小說的微薄薪資、緊迫期限來看,實在是不敷成本又浪費時間 Orz
: 記得在讀書會聊過,翻譯文學作品若能不計成本就如何如何,
: 板上也有書籍譯者提過,X萬元有X萬元的做法....||||
: 理想跟現實總有難以跨越的鴻溝,
: 處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怎能教人不唏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93.168.165
※ 編輯: hhua 來自: 76.93.168.165 (10/17 10:21)
推
10/17 10:56, , 1F
10/17 10:56, 1F
推
10/17 12:10, , 2F
10/17 12:10, 2F
→
10/17 12:11, , 3F
10/17 12:11, 3F
→
10/17 12:12, , 4F
10/17 12:12, 4F
→
10/17 12:12, , 5F
10/17 12:12, 5F
→
10/17 16:36, , 6F
10/17 16:36, 6F
推
10/17 20:48, , 7F
10/17 20:48, 7F
推
10/18 18:34, , 8F
10/18 18:34, 8F
→
10/18 18:34, , 9F
10/18 18:34, 9F
推
10/19 07:57, , 10F
10/19 07:57, 10F
→
10/19 07:58, , 11F
10/19 07:58, 11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Translation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