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A quote from Mark Twain

看板translator (翻譯接案)作者 (Silence)時間19年前 (2005/08/16 01:29),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 引述《TheRock (我相信自己做得到￾ NI》之銘言: : 說實話,我認為這句話翻成「後天事,今天畢」不見得正確。 : 在探討這句話的翻譯時,我們必須探討一件事情,就是馬克吐溫到底是為了什麼原因講 : 出這句話。原文中說:「This famous author was using humor to talk about a : problem many of us have」。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到,馬克吐溫是以幽默的口吻說這句 : 話。馬克吐溫是幽默大師,我想他講這句話的目的,應該是在嘲諷某些事情。 : 追本溯源,這句話脫胎自: : 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today. : (Do not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can be done today.) : 這一句,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今日事,今日畢」在邏輯上沒有謬誤,因為今天要做 : 的事情可以被拖延到明天做。 : 但馬克吐溫說的話,則是事實上不可能發生的事,因為後天要做的事情不可能被「拖延」 : 到明天做。將後天的事情移到明天做,不是「拖延」而是「提前」。所以,他用拖延 : 來形容其實是有嘲諷的意味在。 : 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我想,馬克吐溫要表達的應該是「不要提前做」。在原 : 文中提到這是馬克吐溫在談「a problem many of us have」。所以,要確實了解這句 : 話的確實意涵,必須了解這個「problem」究竟是什麼。 : 因為我沒在看空英,所以不知道該篇文章後面有沒有提到。以下姑且用我所了解的資料 : 來說明。 : 事實上,根據我蒐集到的資料,馬克吐溫這句話的原文其實是這樣的: : Do not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can be put off till day-after-tomorrow : just as well. : 直譯是:也別把能拖到後天的事情(只)拖到明天。 : 從這句話中的「just as well」可推知,這句話應該是可以和「Do not put off till :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today」放在一起講的。搭配原本的諺語來看,馬克吐溫說 : 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今日事別明日畢,「後日事也別明日畢」。 : 簡單一句話:「別拖,也別急」。 : 結論,「後日事,今日畢」不對,「今日事,後日畢」也是不對。 : 我建議你不妨繼續讀之後的文章,看看文中有沒有提到那個「problem」是什麼。我想 : 可能是指「窮著急」或「吃快弄破碗」之類的問題吧。 : 參考參考。 請參考下列URL : http://www.mcwilliams.com/books/doit/d5a.htm http://www.dailycelebrations.com/090402.htm 仔細讀完這兩處資料 可以發現Mark Twain說這句話的意思 其實還是在強調"Just do it"的積極概念 比 "今日事今日畢" 還更加強調 "知道有事情後,不要拖,當下就可以開始處理 " 空英原文所提的幽默感 應該是指Mark Twain用 "後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才做" 的誇飾手法 來貶斥一般人常找藉口推拖的毛病 強調在當下積極成事的態度 與你上述所做的臆測正好相反 TheRock兄或許可以公佈一下你所收集的資料 也許這句話的意思也有別人做不同的解釋 --- 有錯請指正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41.68 ※ 編輯: Rayson 來自: 220.139.41.68 (08/16 01:52)

61.218.0.48 08/16, , 1F
喔,投你一票~ XD
61.218.0.48 08/16, 1F

218.184.108.44 08/16, , 2F
我投你們倆都一票~有博能的板友是翻譯版之福.
218.184.108.44 08/16, 2F

220.139.41.68 08/16, , 3F
其實我並不保證這兩個網頁的說明 是完全正確的
220.139.41.68 08/16, 3F

220.139.41.68 08/16, , 4F
如果有其他意義相左的資 可以拿來探討比對一下
220.139.41.68 08/16, 4F
文章代碼(AID): #130D3qWZ (translator)
文章代碼(AID): #130D3qWZ (transl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