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房貸財務負擔
※
不小心寫了有關股票請益文,人生第一次進水桶,也是一個特殊的體驗,等了三十天終於
出了水桶,趁著秋天天氣涼涼,喝完咖啡來跟大家講故事,今天要講的故事是三隻小豬的
故事,有一個家庭有三隻小豬,三個兄弟姐妹,能力和基因都差不多,父母給的資源也都
差不多!
共同點是,三隻小豬都非常努力!雖然都非常努力,但這三隻小豬有一些選擇上的不同,
有什麼不同呢?
1.第一隻小豬:一份薪水養三口人,沒有一個省錢的!
第一隻小豬=老大,工作能力很強,相信能力可讓自己成為人生勝利組,努力賺錢,早早
就結婚,並生了兒子,收入不錯老婆不用上班,老婆每天都在曬名牌秀大餐,陪兒子半夜
排隊買追韓星,收集各種盲盒名牌品種寵物,兒子不到高中全身名牌,妻子從來不知什麼
叫做煮飯,全家天天外食打卡上餐廳吃飯,日子過得豐盛,家裡一家三口總共有五台車,
老婆買菜車是跑車,假日衝露營開吉普車,每天出門都選擇障礙,不知道今天要開哪一台
,寧可把錢花在餐廳潮牌和跑車上面,不買房繼續住在父母家,老家住在偏僻的鄉下,屋
齢已經超過30。
2.通勤通到怕,早一點不用替房東付房貸,早一點解脫窮忙人生!
三隻小豬的老二,也非常的努力,尤其努力唸書,除了努力保持班上前三名,更努力出國
進修,在學校捲,出社會更捲,工作狂果然拼進外商,變成獵人口頭公司成天騷擾的對象
,這麼努力看起來是人生勝利組,其實他的努力來自於不為外人道的辛苦,他是三隻小豬
唯一北漂租房的,一個逐工作而居,租房子的人。
因為是家裡比淡水還要遠,所以連捷運沒到,還要換晚間末班車小巴,一路緊貼車門玻璃
擠回家,學生時代就花1小時半以上通勤,中間常常受不了改租房,在雙北從東區到西區
,從板橋到三重到處租房子,有時和朋友合租省房租,有時自己租頂加小套房,不管怎麼
省就是月花上萬租房,薪水一進來先被房東瓜分,看起來很努力,沒有辦法讓自己脫離貧
窮,所以相信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選擇努力攢第一桶金,人生只為了脫離北漂租屋!
存到第一桶金,第一事情就是買房自住!當時父母不斷催婚,希望他先租房子先結婚再做
打算,老二的價值觀不太一樣,不管結不結婚,先買房子再說!有房子就有安全感,他是
三隻小豬,唯一一個想法大不同的,老二選擇單身先買房,不靠父母不靠另一半只靠自
己!後來認識的另一半也有房子,因為金錢觀接近,溝通成本比較低,自然而然走到
結婚!
3.以為自己最年輕,結果原來也會老!
第三隻小豬一樣也非常努力,出社會後,老三的選擇和老二完全不一樣,不想租
房北漂,所以選擇在鄉下工作,和老大一樣,繼續住在父母家,老三覺得要找
到一個,價值觀相同一起打拼的對象,實在太難了!所以決定不婚也不生,連談戀愛都覺
得浪費,完全母胎單身!
老三啃老族住在家裡,雖然有工作,但是所得全數拿去吃喝玩樂,一個月有三十天他的網
路購物,包裹超過40個,一年出國三四次,請假請到跟老闆吵架,喜歡上餐廳,做美甲,
每個月都花萬元在美髮院!老三人生觀就是及時行樂,這些錢不再年輕花,老了時候來花
絕對不一樣!要趁年輕能吃吃,能玩玩,至於結婚找對象養小孩,這樣子的人生太苦了!
與其把一份收入分成自己和小孩,都不到60分,他選擇把自己的人生
過一百分!至少是年輕時是一百分,唯一資產就是買了一台車,第一台車就百萬進口歐洲
車。
4.大約15年後,差距開始拉大:
隨著時間慢慢流逝,快20年過去了,老二的20年房貸快繳完,而且養成的計劃性消費理性
的消費習慣。有天,老大也想買房,跑來找老二打聽房子,但是始終沒辦法通過老婆大人
的同意
,不知不覺時間又過去了,距離上一次聊到房子又過了10年,現在老大忙著付小孩的補習
費,還有暑假全家大小去國外,旅遊購物的卡費!
老三也漸漸來到了修車,修到氣炸鍋的時候,歐洲進口車,前幾年非常開心,但是老車以
後,問題很多,零件很貴,常常覺得自己是盤子,進車行老被人家摃!
不是人會老,車子會老而已,房子也會老,爸媽的這間房子也開始老了!老房問題越來越
多,所以老三把現金全部拿來裝潢房子,但是可能施工品質不好,再加上靠近海比較潮濕
,所以裝潢才10多年,房子又開始出問題了!
一下子修車子,一下子修房子,現金都花在這裡!後來聽人家介紹投資,每個月可以固定
領50,000,非常開心,沒想到領了一年就被詐騙了,你要他的利息他要你的本金,本金有
去無回!最近開始抱怨無法出國玩了!
5兄弟爬山各自努力!自己的人生,自己承擔!
隨著房子要進入40年50年,老二老三也開始思考,除了花更多錢在裝潢以外,可能還是得
思考,父母走以後自己要去住哪裡?!
其實,三隻小豬都非常努力,他們唯一的不同就在於選擇,老大選擇把錢拿來養五台車,
和老婆小孩,因為住家裡所以不買房,但是沒想到現在房子也老了。
老二選擇買房子,選擇單身自己買房子,所以有使用到珍貴的人頭,結婚後組隊再繼續買
房,所以不是用薪水在付房貸,是用資產滾資產!
老三選擇不婚不生,不買房只買車子,所以現在最大的煩惱是現金都拿去裝潢老房和老車
,未來的養老金在哪裡?沒有小孩未來又要依靠誰?!
6. 反思: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大家都說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但是大家沒有說的是,努力並不能保證成功,如果你非常努
力賺錢,但是你要養的人非常多,家裡沒有一個是省錢的,或者是你非常努力,但是努力
賺也非常努力花,所以幾乎月光族,所剩無幾!
要我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不是選擇買不買房很重要,而是選擇的先後順序很重要,
A選擇先結婚再買房,或是選擇先買房再結婚?
B選擇一輩子不買房,或者是選擇先買車以後再來買房?
C選擇找喜歡花錢的拜金,共組成家庭?
或是選擇跟自己一樣,計劃行消費的人結婚,讓
財務實力1+1大於二?
D或是選擇不找任何人組隊,把錢花在出國買車,網路購物上,晚年呢?
E我有更好的選擇,更好的人生藍圖!?
7.先後順序不同,老二先蹲後跳,老三的退休金還還沒開始!
老二和大家最大的差別,選擇先存第一桶金,且把這一桶金花在買房子。先花在買資產而
不是買消耗品,先用資產堆疊再娛樂!不要把本金花完,拿本金去買會有增值性的資產股
票和房子,再用獲利來娛樂消費,照樣出國,照樣吃大餐,早早財富自由,早早存到退休
金,早早去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老三認爲人生就是及時行樂,所以把薪水選擇去出國和買車,隨著車子是多年了,開始大
修特休,而且價值貶損才發現,他把本金都花光了!老二相反,過去這20年他不選擇把錢
放在車子上,選擇買房子在捷運附近,善用大眾交通系統,所以老二的錢幾乎是全部拿去
付房貸,房貸的利息是租金,房貸的本金是強迫儲蓄,某一天銀行來電話,告訴他房貸快
繳清了,有沒有考慮反向貸款出來做其他的使用,他才發現原來房貸快繳清了!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如果是你會怎麼選擇呢?選擇先買落地就貶值的車子,還是先買資產
?選擇先把珍貴的人頭拿去買房再結婚?還是先結婚,等另一半花錢花得盡興,願意買房
再來買房?又或者是直接拋棄結婚生子,這些傳統的價值觀呢?
# 房貸所得比,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優先順序!
其實,從小到大,我們所接觸的所有資訊,都是經過人為操作的。叫你努力讀書以後才可
以好好工作,是為了讓你乖乖當社畜!叫你買房子一定薪水和貸款是三比一,才可以去買
房,那是因為這樣開餐廳的,才能賺你的錢,賣衣服的才可以賺你,換季想買衣服的錢,
做旅行社的,才可以賣你機票!各行各業都想賺你的錢!
如果每個人都像日本老人一樣,把錢放在銀行,為了把你的錢趕出來,利息不但會沒有,
甚至銀行還想跟你收保管費,為什麼這樣呢?資本主義就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把你的錢
全部趕出來。
然後呢?再告訴你,你沒錢是因為你不夠努力,利用努力主義,不斷地告訴你,你一定要
持續的努力,才可以進入人生勝利組。事實並不是這樣,事實是國家希望有一部分的人富
起來,但不希望所有的人都有錢!
#努力文化來自於資本主義!
之前有說過一本書叫留白時間,分析到為什麼現在人不敢休息,覺得偷懶很罪惡,所以往
往過勞死或癌症,因為我們都被資本給洗腦了!當所有人都有了錢,就像股票漲,大家手
上有錢,全部都跑去買房子,大家都去購買資產,大家都財務自由了,那誰來當員工?
每個人都是老闆,誰來當員工?每個人都買了房子,家裡有廚房,一樣的火鍋食材,在家
裡做和去餐廳,成本差好幾倍?那誰天天上餐廳消費?日本經濟泡沫失落這麼久,跟高齡
化有很大的關係,老人家認為錢是唯一安全感,寧可把錢都放在床底下也不願意去消費,
所以日本物價只能夠越來越低,削價競爭吸引消費者上門!(不然就是賣到台灣來,可以
日幣當台幣賣!)
所以專家說房貸只能是收入的3分之一,那只是讓你延遲買房!以前茶葉蛋一顆才多少錢
?現在根本回不去了,物價會漲房子怎麼有可能不漲?明明趁年輕早一點累積資產,就可
以早一點逃脫窮忙迴圈。
# 80%的財富,聚集在20%的人手中,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但是80%的人,因為聽了專家,所謂的保守建議,所以保留了3分之二的薪水,用來做什麼
呢?用來出國,用來上餐廳,用來網路購物,你不想要被投資客賺到你的錢,也不想被賤
商賺錢,但你知道你的錢,最終還是流向資本嗎?
你的錢,最終流向另外20%的人手中,這就是為什麼,明明薪水低房價高,但是,為什麼
滿街的特斯拉賓利,每一個新開的餐廳高昂的Buffet,永遠都人滿為患到處排隊!
永遠記得:奴役你的,不是你老闆,而是你自己!
引用自社畜逃脫筆記!
引述《s8752134 (Sea)》之銘言:
: ※ 引述《aphisia (kryptonite)》之銘言:
: : 假設你要用方案二
: : 6-2.5=3.5萬
: : 8-3.5=4.5萬(每個月剩餘款)
: : 所得稅大約要6-7萬 一個月大約0.5萬
: : 4.5-0.5=4萬
: : 這四萬還要含生活費 房屋稅 地價稅
: : 重點是 這是要你的配息穩定
: : (我沒買過高股息的任何產品 認真不知道配息的穩定度)
: : 貸款年限30年 你最多只能工作20年
: : 所以有退休10年是每個月只能領5.5萬
: : 5.5-3.5=2萬 你確定要過十年生活 每個月只有兩萬的生活費+房屋稅 地價稅嗎?
: 很多人在算台灣房貸的時候,都會像這篇把所得稅 / 房屋地價稅...etc 算的很精,
: 這樣做本身是沒錯的,那我提出來要幹嘛呢?
: 這就牽扯到同樣是一堆人在講建議房貸支出占收入比 1/3 以內比較健康。
: 這個就很好笑了,
: 而為什麼講到房貸支出占收入比 1/3 很好笑?
: 你們講出這句話的人,有沒有去了解過所謂房貸支出占收入 1/3 是怎麼來的?
: 沒有!
: 大部分的人就可能網路還是哪裡看到某某某專家說房貸占收入 1/3 以內才健康,
: 然後就變成一個刻板印象了。
: 完全不去查驗說為什麼是 1/3,就跟著這批狗頭專家道聽塗說。
: 房貸占收入比 1/3 這個我之前就講過了,最早是源自於美國購屋的狀況下,
: 在美國人的收入 / 支出結構下,建議房貸占收入的 1/3。
: 美國的人支出跟台灣有一樣?
: 連結到一開始說的,在台灣算房貸都算的很精,怎麼突然要你好好瞭解美國的
: 支出就跟智障一樣,完全狀況外?
: 事實上美國的支出,相關的所得稅 / 房屋保險 / 房屋納稅等,就約占
: 實際收入的 30%+。 請注意,這是實際收入的 30%!
: 意思就是你在美國年收入 10 萬鎂,就有 3 萬鎂以上都拿去繳各種稅!
: 而台灣呢? 同樣領中位數薪資的,可能免繳稅或只占你總收入的 5% 以內。
: 而生活成本都自己煮並不貴,但都外食很貴,這點台灣也是。
: 你如果都自己煮自己弄當然也很便宜,但外食就顯然比美國負擔輕。
: 美國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所以房貸占收入比設定在 1/3 比較健康適合。
: 阿台灣有一樣嗎?
: 蝦雞巴前因後果環境都不同,就跟著狗頭專家在那邊蝦喊房貸占收入的 1/3,
: 稅制不一樣、生活成本不一樣,然後幻想著套用同一套標準講說
: 房貸占收入的 1/3 很健康很棒。
: 想太多好嗎!
: 事實上同樣房貸只占收入 1/3 ,台灣遠比美國更輕鬆很多很多!
: 同樣的議題包含什麼國外比較好租三小的... 都是一群狀況外的,
: 只拿某一個或某幾個條件出來自慰。
: 完全忽視全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170.20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61541045.A.6E8.html
※ 編輯: planta (114.36.170.203 臺灣), 10/27/2025 12:58:42
推
10/27 12:59,
4小時前
, 1F
10/27 12:59, 1F
※ 編輯: planta (114.36.170.203 臺灣), 10/27/2025 13:04:41
推
10/27 13:05,
3小時前
, 2F
10/27 13:05, 2F
※ 編輯: planta (114.36.170.203 臺灣), 10/27/2025 13:07:24
※ 編輯: planta (114.36.170.203 臺灣), 10/27/2025 13:16:08
推
10/27 13:34,
3小時前
, 3F
10/27 13:34, 3F
→
10/27 13:34,
3小時前
, 4F
10/27 13:34, 4F
→
10/27 13:34,
3小時前
, 5F
10/27 13:34, 5F
→
10/27 13:38,
3小時前
, 6F
10/27 13:38, 6F
推
10/27 13:53,
3小時前
, 7F
10/27 13:53, 7F
認同,誰會想到大S會死掉,以前大S都是一路領先的,人氣~形象,自我要求,結果呢? 現
在小s, 不但繼承,而且還拿到金鐘獎!人生賽道,還是健康第一,不然有錢沒命花也沒用!
但是,這是房版,怎麼變養生版了?
→
10/27 13:54,
3小時前
, 8F
10/27 13:54, 8F
→
10/27 13:56,
3小時前
, 9F
10/27 13:56, 9F
→
10/27 14:29,
2小時前
, 10F
10/27 14:29, 10F
這個點子不錯,有空來討論一下,房子多老應該要換一下?要怎麼換?換去哪?
都市去鄉下 ?是台北區中南部 ?
養老怎麼辦?醫療怎麼辦?
→
10/27 14:29,
2小時前
, 11F
10/27 14:29, 11F
推
10/27 14:39,
2小時前
, 12F
10/27 14:39, 12F
→
10/27 14:39,
2小時前
, 13F
10/27 14:39, 13F
→
10/27 14:42,
2小時前
, 14F
10/27 14:42, 14F
→
10/27 14:42,
2小時前
, 15F
10/27 14:42, 15F
※ 編輯: planta (114.36.170.203 臺灣), 10/27/2025 14:52:12
推
10/27 14:50,
2小時前
, 16F
10/27 14:50, 16F
→
10/27 14:50,
2小時前
, 17F
10/27 14:50, 17F
→
10/27 14:53,
2小時前
, 18F
10/27 14:53, 18F
→
10/27 14:53,
2小時前
, 19F
10/27 14:53, 19F
推
10/27 15:12,
1小時前
, 20F
10/27 15:12, 20F
→
10/27 15:20,
1小時前
, 21F
10/27 15:20, 21F
→
10/27 15:20,
1小時前
, 22F
10/27 15:20, 22F
→
10/27 15:20,
1小時前
, 23F
10/27 15:20, 23F
※ 編輯: planta (114.36.170.203 臺灣), 10/27/2025 15:28:23
→
10/27 16:30,
29分鐘前
, 24F
10/27 16:30, 24F
→
10/27 16:30,
29分鐘前
, 25F
10/27 16:30, 25F
推
10/27 16:38,
21分鐘前
, 26F
10/27 16:38, 26F
推
10/27 16:41,
18分鐘前
, 27F
10/27 16:41, 27F
噓
10/27 16:50,
9分鐘前
, 28F
10/27 16:50, 28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home-sal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64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