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戳破兩岸共同市場的糖衣假象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時間16年前 (2008/03/26 01:5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3 (看更多)
[deleted] ※ 引述《Zambro (Causality)》之銘言: : 1.) 先來回應quota的問題 這裡拿紡織品做為例子 : http://archives.tcm.ie/breakingnews/2005/08/20/story216952.asp : 2005的時候 中國的紡織品因為太快填滿quota然後被堆在歐洲的港口 : 一堆歐洲的(進口商) 跑去跟布魯塞爾說 不要在擋它們進來了!! : http://www.emergingtextiles.com/?q=art&s=070116Quota&r=free&n=1 : 2007年 預期中國出口歐洲的紡織品quota會很快被填滿 : 因為羅馬尼亞跟保加利亞加入歐盟(中國先前利用出口到這兩國在進入歐盟來降低quota) :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7-10/10/content_6854557.htm : 2008年 歐盟跟中國同意用雙邊動態監控取代quota制 : 推文中有人問到希望我舉例還有甚麼產品 因為這些都會用category式列舉 : 所以我可以用族繁不及備載來回答嗎? XDDD : 2.) 用特區對簽的方式 : http://tinyurl.com/2hys4r : 跟菲律賓已經簽了 現在在等泰國跟越南 : 我倒是不怎麼擔心台商的出走 講個例子好了 : 我的故鄉是台灣紡織業出口輝煌時代相當風光的地方 : 但是第一波出走潮很多都移到大陸去 造成相當程度的沒落 : 但是過了十年下來 幾家留在台灣的廠商茁壯起來 而且毛利攀升 重新賺錢 : 靠得是紡織纖維的創新 新機具設備的投資 跟管理技術的改善 : 現在反而是越做越有規模 所以 出走真的是壞事嗎? : 在此引述一段我很喜歡的 BRIAN S. WESBURY 文章中的話 : One key reason the U.S. economy has outperformed other industrialized : nations, and exceeded its long-run average growth rate during the past two : years, is the tax cut of 2003. By reducing taxes on investment, the U.S. : boosted growth, which in turn created new jobs that replace those that are : lost as the old economy dies. Ireland is also a beautiful example of the : power of tax cuts to boost growth and lift living standards. : "created new jobs that replace those that are lost as the old economy dies" : 是我特別想說的.. 我想澄清並確認一點? 特區貿易的作法,本身是在拒絕藉由中國共同市場,等等類似架構下,不得已的方式 此方式同樣是以國貿跳板為概念,只是因為我們沒有任何FTA的籌碼 這樣的概念,並不是不可行,可是既然只是要討論"經濟"問題 此架構是否顯然原比共同市場、類FTA更脫褲子放屁? 時至今日,反對一中(兩岸 whatever)市場的主要理由,並非政治國安因素 反而卻是遭到扭曲的經濟恐嚇因素 我很好奇的一件事情就是 老共過來的勞工就是搶台灣人飯碗的勞工? 泰、菲勞就不是? 老共賣來的水果就是搶台農的生意? 日本賣來的哈密瓜就不是? 然後台灣就會萬人失業? 男人無妻? 女人無丈夫? 國貿同時會有互惠互利互害,這不多提, 而在您提出的回文中,您也提到並讚賞競爭的可貴 所以我很好奇,既然廠商出走不見得是壞事情,而是產業升級契機 (我也贊同) 那麼為甚麼會以銀漏的名義拒絕大陸"掏空"? 既然台灣的各種產業的形態與模式,需要升級並跨入國際舞台 那麼應該是用更開放的態度去面對國貿競爭 而非用國家機器去防堵一個,產業界認為有效率、可資利用的市場? 今日既然都不擔心,兩岸不開放,台商外流的隱憂 那又為何會以,兩岸不開放是以"根留台灣",怕台商外流,這種理由來限制貿易? 既然市場會決定效率者留,非效率者退,是否有"經濟上的真因"來說明限制的意義? 我所見到的是 "投資菲律賓也好阿,幹嘛投資大陸" "投資歐洲也好阿,幹嘛投資大陸" "投資美國也好阿,幹嘛投資大陸" 以上選項都單一廠商來講,資源是互斥,可是應該還不致於需要國家機器來引導"正道" 而兩岸市場貿易從"經濟學"來看,竟然會是糖衣? 那如果反對的理由不是經濟因素,實在需要該原文者脫下"經濟學者"的皮肉 而不是以經濟學者的身份,用政治理由,來反對經濟政策 (政治理由不在此討論) : 這句話本來就是空話 因為怎麼實踐的細節很難掌握 : 不過我對於產業的了解 太多的廠商現在都著眼於往拉美 東歐 阿拉伯世界 (you name it) : 去找新的市場.... 我想承接這邊的說法,各產業有各產業的需求 有的需要前進大陸,需要前進歐美,需要前進中東 視產業的需要,是該廠商在供應鏈上的位置,是市場的需求 需要前進歐美的,我們不會強迫她前進大陸 反過來說,需要前進大陸的,施加防堵政策下,難道是要強迫它前進歐美嗎? "防堵兩岸貿易"此政策,在經濟效果上: 讓需要前進大陸的商人更困苦之外 窮人買不到堪用的黑心水果 (不是要平抑物價?) 觀光賺不到額外的收入 金流、物流、人流、供應鏈一概無法正常伸展 在經濟上,單就兩岸市場來看,永遠不與投資並開放其他國家互斥, 但是這個決定會由廠商來處理,不是國家機器來指揮一條王道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50.29

03/26 09:01, , 1F
中肯……回到經濟問題的本質
03/26 09:01, 1F
文章代碼(AID): #17wJkR31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wJkR31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