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外包的軟體合約通常有具體的需求規範嗎?

看板Soft_Job (軟體人)作者 (ggg)時間18年前 (2007/10/24 08:4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2/48 (看更多)
※ 引述《leicheong (睡魔)》之銘言: : ※ 引述《derekhsu (斷頭不過碗大疤)》之銘言: : : 當Microsoft總裁Bill Gates仍然以「微軟首席工程師」自居並以此而自豪的時候, : : 台灣的軟體從業人員卻一窩鋒的想往嘴砲發展,寫程式的永遠都是沒經驗的菜鳥。 : : 台灣軟體產業的問題,「人」的問題,遠超過「技術」的問題,親自走一回,就會 : : 看得到問題在哪裡。 : : 至於非專案導向的軟體產業,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 說到這裡, 發現有一個題目遺漏了, 就追加一篇比較短的來騙 P 幣. XD : 當專案走向的公司收費上限被「供求定律」中的「完全彈性市場」機制 : 束縛, 而下限被「成本原理」綁定的時候, 那些公司可以生存呢? : 常看Joel的Blog的人都會看他提過, 公司的「技術員工」們是不太有 : 機會看/學到一間公司的運作的(見 Development Abstraction 一文) : 但這些人往往累積要一定金錢/經驗就出去創業了. 在沒學到營運 : 藝術而自己又揣摩不到的情況下, 結果可想而知. 當大家可以賺到 : 的價位相近, 如果妥善運用資源對公司能否存活是很重要的. : 於是, 一家家由程編出身的人當老闆的公司, 在燒完錢後就結業了. : 不過這些「藝術」是甚麼? 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來騙 P 幣的. :P ====== 1.台灣人除了寧為雞首母為牛後, 愛出頭天當老板的風氣會促成自行 創業當頭外, 這裡提的 往 "嘴砲發展" 是 "當老板" 的一個現象. 2.劉邦與韓信, 老板與伙計, 這兩者起衝突的機會是 "市場的獨佔" 不足以分天下所引起的. 日式的株式會社有中國傳統的封建家臣習 慣, 一個資深的公司高階人員到了某種階段, 就會由大老板出資產 生一家相關企業由資深高階人員出去經營. 這是沿襲周朝分封(封王 , 非稱帝)授土(給地盤領域)的概念, 但這類性質來自於資本(例如 土地, 機器, 廠房)的取得不容易. 3.美式電腦產生的軟體業, 其最大的經營障礙是市場的取得, 資本不 是那麼有障礙性, 技術人力在 "軟體產品無老二" 現象下也呈現不 出那麼重要性. 新生的創業性軟品服務公司的發跡都跟網路新機會 帶來的新興市場有關. 通常可觀察到具有下列現象: a. 創新的應用服務與相關技術, 造成初期的領先性障礙(先佔) b. 市值在創投與股票的選擇性投入下, 產生資金式障礙(也是先佔) c. 群聚的相關服務齊全, 是人才與資金的供應依附於需求來源, 自 然形成的樹狀(株式)規模關係. d. "市場的種類與規模" 不斷被開發擴大, 需求(客戶)受到知名度 "服務" 的影響遠大於資本與技術, 將 AltaVista 跟 Yahoo 與 Google 比較就能發現 "使用者界面" 帶來的作用. 4.傳統的 DP 與 SI 市場是 "緊緊依附於奶嘴" 的現象, 大企業或機 關(如銀行,大醫院)因大型電腦引進, 依附於大電腦形成對內對外服 務的大量需求, 市場機會早因受制於大電腦系統品牌而形成先佔與 獨佔性障礙, 開疆闢土的功臣都是業務與行銷人員. 過去影響疆域 地盤的是工作站與 LAN 的引進造成硬體佔有的變化, 但應用性的軟 體則不受衝擊, 整體而言受到 "整體性服務規模" 的制約, 這個市 場容易被 "硬體購置資金與人力服務規模" 所壟斷, 但硬體逐漸地 受到 LAN 與 PC 分解, 不再有壟斷性規模的作用, 軟體也因硬體環 境的變化受到多方衝擊: a. 大型套裝服務(如 SAP ERP, Oracle DB)進入新興市場(非傳統金 融醫療, 大規模的製造與配銷大型公司), 新產品改變傳統訂製 型大型軟體的成本與效用, 引發市場崩解. b. 如果有適當的軟體工程技術建立, 可透過網路快速取得軟體製造 的人力供應, 因此大型訂製型軟體公司不再具有團隊人力的優勢. c. 大奶嘴受到網路分散處理的影響, 逐漸崩解散落各處, 不再是固 定一處可以輕易攻佔. d. 金融或醫療服務業的客戶需求, 因網路的普及與時空性便利化, 造成新的需求, 使得軟體需求被分割出不同的新興供應源. ======= 本質上, 韓信能打天下, 但韓信在大戰略上不知道要躲那裡, 佔 那裡, 也不關心水流往那裡, 該順水攻那裡. 如果劉邦與韓信不合是 不能一起取得天下的. 不想當韓信或劉邦就要當唐太宗或元太祖, 唐太宗能親征, 元太 祖能聚合子孫與親信, 後者是立足於全世界的攻佔, 沒時間與力氣搞 內鬥. 以仔細分工為訓練與學習手段的資x系畢業生, 基本上是弄刀槍的 武士或拿筆的文吏, 還談不上韓信與劉邦, 但格局上就是會掉入韓信 的不滿框框, 在明主不能攻打全世界市場的阿斗習性下, 也會有韓信 的不安全感, 這種現象就在於資訊從業人員是否想拿下先天的眼罩, 張開眼睛思考, 才不致於淪為推磨的驢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1.146

10/24 19:33, , 1F
寧為雞首、"毋"為牛後 ............XDDD
10/24 19:33, 1F
文章代碼(AID): #177fKBxg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7fKBxg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