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個人對於死刑問題的看法

看板ask-why (知識奧秘)作者時間15年前 (2010/03/21 01:2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16 (看更多)
※ 引述《hermitwhite (不存在的騎士)》之銘言: : : 雖然在中文文獻上,有學者將應報理論翻譯成「報應理論」, : : 但不管中文翻譯為何,本質上都和中文「報應」、「報復」的 : : 意義不同。應報理論所強調的,是刑罰不能超過行為人的罪 : : 責,無論基於什麼目的,大罪不能小罰;相反地,小罪亦不能 : : 大罰。因此,絕非所謂「治亂世,用重典」這種強調威嚇的刑 : : 罰觀。 : : 在犯罪學上,應報理論為古典學派所採,與之相對的則是實證 : : 學派所採取的預防理論。   我覺得這個條目沒有講出刑罰學上應報理論和預防理論最 大的差別之處,如果從這邊出發是沒辦法釐清問題的。關鍵在 於,應報理論認為犯罪是一種「惡」,而邢罰的目的就是要懲 罰「惡人」,平衡這種「惡」。所以從某個角度來看,會將應 報與大眾信仰中的「報應」做聯結倒也無可厚非。   那預防理論則是認為刑罰的目的在於預防犯罪行為的發生, 預防理論可分為一般預防和特別預防,前者在於透過對犯罪人 的處罰,對社會大眾產生威嚇;後者則指透過處罰犯人,預防 這個犯人再犯。   兩者的差別在於,應報理論並不在乎刑罰對於犯罪行為造 成什麼影響,它只是單純的在事後處罰犯罪行為人,為了平衡 「惡果」,所以要「以手還手」、「以命償命」。在預防理論 下,犯人要受多重的刑罰,則取決於刑罰的威嚇程度有多少, 一般預防觀點認為,犯罪率越高,刑罰就必須成正比提高,所 以「治亂世就得用重典」。不過這種想法有個盲點,通常當犯 罪率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個時候已經不是刑罰不夠重的 問題了,通常是整個社會結構出了問題。   附帶一提,還有一個調和學派,認為應報和預防本身並沒 有衝突,實際上刑罰運作的情況也是一樣,所以應並重而不能 偏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155.131
文章代碼(AID): #1BfGGyqT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fGGyqT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