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科學中文化
剛剛看了一下這一系列的討論 我認為很多人根本把科學中文化的問題給搞混了
我是贊成科學中文化的 原因很簡單 他有助於台灣科學的發展
1. 科學中文化後就不能(不該? 不用? 或不會)再看外文文獻了?
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實在弔詭
這種推論的基礎就是 學習中文會戕害外文閱讀能力!?
那麼同理學習英文的人法文 日文甚至中文就必定不佳?
看懂了人纇免疫不全病毒就會看不懂HIV? 這實在是我不能苟同的
也有人提出一個很好玩的論點 因為中文"好看"就好逸惡勞不再看英文了
我不知道這竟是有可能的 中文的"什麼"好看, 因此就不用再看英文的"什麼"?
偷換概念在這裡是不被允許的
另外 那些人需要拚命看外文 那些人不用?
2. 放眼望去世界上所有科學母語化的國家(日文化 法文化 德文化 俄文化)
學術成就有強有弱 但足見科學成就跟他們的科學母語化無關
有人提到日本科學家英文能力薄弱 並歸因於那是科學日文化的結果
辜且不論日本科學家英文是否真的如此不堪(有去日本開過會的人也許會否認這一點)
又先不論這是否肇因於科學日文化
這種推論忽略日本科學長期以來均居於亞洲領導地位
(遙遙領先亞洲諸國 而台灣整體在亞洲表現並不差 各位不必灰心)
這反而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徹底日文化的關係
至於產業出走問題 在全世界均有纇似的現象 主因恐怕不在語文
一個國家科學是否進步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他是一個整體發展的東西
如果大家能認同制度跟人才是科學裡重要的因素之一 那怎麼樣能造就制度跟人才呢
參與科學活動的人有(辜且不論政治上的影響)
領導者(或我們喜歡稱的大老闆)
研究員(永久職的 續聘的 訪問學者 也包括博士後)
技術員(實驗室裡的 研究所裡的 廠商的... 從高階到低階 族繁不及備載)
大眾(納稅者 消費者 學生 別忘了是普羅大眾在支持大家玩這個昂貴的遊戲)
我可能漏了些什麼 但在這裡面你會發現
所謂需要優秀的專業外文能力與國際接軌的人就是那些
也就是從事研究的金字塔頂端的那部份(而且是少部份)
比如說技術員 他們的能力在於高品質的專業技術
(可能是顯微鏡 可能是ELISA 甚至是配藥)
而不是在於最新的知識(Nature看了幾篇 cell看了幾篇)
對這種人才而言 優秀的翻譯書籍比廣泛閱讀原文期刊要有意義多了
說到這裡 我個人覺得台灣生物科學的問題之一就是輕視(或忽視)技術人才
結果就是我們的研究員必需花24小時做實驗(因為技術員品質太差或根本沒有)
還要帶大批的學生(因為學生都想成為研究人才 不甘做技術員做到老)
這樣他還有多少時間去規畫他的實驗? 研究品質可想而知
優秀的翻譯書籍能夠專業到什麼地步? 幫助一個國家科學水準如何提升?
在德法 醫生甚少閱讀英文書籍 學校或醫院都使用原文(德法原文)
因為一來他們有大量的翻譯書(絕對是統一的名詞)
二來他們自己也有不錯的原著
這樣不管在教育 行政 甚至跟病人溝通上都極為方便
而你能說他們醫療水準落後嗎
所以一個國家科學要進步 並不是要求所有人都能閱讀原文書刊
或要所有人都只有研究一條路可以走
相反的 我們需要的是各階層整體水準的提升
而這只能靠大量"優秀"的中文科學書籍出現
不管是科普的或是專業的都同等重要
打個比方 我們可以想像現在如果所有家電娛樂產品的說明書都沒有翻譯只有原文
那他們還能普及嗎 那可能只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能操作錄影機了
所以科學中文化怎麼會不重要
--
...金納單單靠簡單的觀察,就大膽的用左鄰右舍幾名窮苦農人的小孩做實驗
把牛痘痂上的膿接種在他們身上,再用活生生有感染力的天花病毒試試看結果
結果這些接種的兒童顯然倖免於更致命的天花.大家因此稱金納為"疫苗之父"...
by Stephen S. Hall, A commotion in the blood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cure.brimm.pasteur.fr] [Login: **] [Post: **]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Biolog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18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