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教] 台語的'打' 數個說法有什不同

看板TW-language (臺語板)作者 (卡普可)時間17年前 (2008/04/25 23:37), 編輯推噓8(8058)
留言6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24 (看更多)
※ 引述《tonyian (豬仔)》之銘言: (文章長,部分恕刪,我本想推文但太麻煩了) : 2.另外我覺得台語中 文白異讀 的現象比國語多太多了 : 如果採用了漢字 是否我們要像日文一樣 採用"送假名" 閩南語裡面缺乏活用或非活用語尾,日文中例如「怒り」的送假名, 在閩南語中似乎沒有對應的部分,不過非漢語詞或是文法助詞倒是可以。 我猜想您想指的其實是振假名(振り仮名),這點倒是沒有太大問題, 不管是注音符號、諺文、假名甚至羅馬字母都可做到,只是被接受度不一。 : 或許已經會說的人覺得沒什麼,但是對於文字系統 應該是要後人要學習的快速使用 這點是很重要的,讓人可以迅速學習的文字系統有助於推廣普及。 但回頭看台灣的現實環境,好像考量這點反而是次要了,有時候連推廣都稱不上 大眾似乎不想從文字政策方向來討論,只是想說你弄個我熟悉的系統就好了 : 3.另外我要反駁漢字易於從字聯想 這件事情 : 我常常有些書面用語 講的出口可是要寫時 突然對於字很陌生 : 於是我開始湊字 舉例 "湊"當我要寫"拼湊"時 我念的出來可是我突然對"湊" : 這字沒有形象了 我開始想 湊應該要從啥偏旁 我一定不會想到跟水有關 「湊」以前是水流會合的意思,現在哪有人還在用這個義項? 有些漢字的意義早已經推廣或是移動了,這時候漢字變成了記號、半記號 現代漢語的應用上,大部分(應該說全部)都是用詞彙的層次來思想建構, 就舉我上面這個句子來看,[現代]是一個概念,「現」和「代」雖然組成詞彙 但是[現]或[代]都不等於[現代](同樣的例子像是漢語、應用、層次等詞) 我們不是看到現和代兩個字組在一起就理解[現代/modern]的概念, 就算是,我們在使用「現代」時也幾乎不會去思考現或代的個別意義 閩南語雖然沒有華語如此嚴重的多音節詞現象,但依照晚近台灣閩南語新詞的 產生情形來看,不免受到華語或漢字的影響,新詞大多靠組合漢字而成雙音節詞 : 再來 聲符(這也是個問題我們很難知道字是啥類 由於現在形聲字多 我想字都先從 : 這類起)漢字有名的同聲字多 再來聲符可能跟字的聲音差很遠(這不用舉例吧) : 結果我光花在想這字都可能比寫拼音花的久 聲符某種程度來看,其實已經失去表音作用,路駱洛格恪的聲符系統被拆成兩軌 從複輔音消失後,「洛系字」和「格系字」就變得很令人納悶,個別字的發音 也早就跑掉了,「各」的表音作用變得非常弱,從「者」聲的字也是類似如此 整體來看,我們應用漢字時,去思考聲符或形符系統是很多餘而不合人性的 : 我想說的是漢字是一種"形音意"三者連結非常不強的語言 我承認漢字很美 因為形音義多是連結在詞彙上的,只是漢字也具有個別的形音義系統而已 拼音文字的詞也被設定了形(拼字)音(發音)義(意思),只是拼音是用有限的字母 而漢字卻用獨立的方塊字,竟然還用這幾千個方塊字去組更多的詞 (一開始漢字的確是拿來表達詞的,但後來這種方式已經不可能維持了) : 相對於此 我覺得德語是可能是目前我覺得拼音系統最好的 : 可以把形音意 瞬間結合起來的 其實Esperanto(雖然是人造語)的文字系統更加嚴謹,幾乎沒有例外 不過我們必須要在拼音的「語音精確性」和詞彙的系統性、方言容認性做取捨 舉個英文的例(僅是方便了解,其他文字也有這情形): rope/ropes robe/robes rose/roses 這系統是單複數的變化, 如果反應語音就會變成 roup/roups roub roubz rouz/rouziz 系統就變成需要音韻規則而超越文法 其實這部分在閩南語也多少會遇到 : 全篇說了那麼多,重點就是 漢字系統很笨重是事實 不能因為我們都已經會使用他了 : 就假裝看不到它的缺點 我們要為將來要學的人想 : 畢竟將來要使用的人 絕對比我們目前存活的人多 : 我們到了高中還在學漢字辨音 辨意(很可能只是日常字 : 不是啥文學字或是艱澀字) : 就知道這系統有多累人 我非常非常同意您的這個重點。 我們不要因為自己很會使用漢字系統,就忽略了辛苦學習漢字的過程。 : 重點是 我們要如何 讓大家1.喜歡用 2. 用起來無障礙 : 第一個問題 我一直沒看到有啥政策或是啥流行或是啥之類的讓我很想用台語 : 我看到的很多都只有惡俗,有人會說 台語有很美的阿 我承認有 可是難吸引人阿 這問題太大了。但我淺薄的看法是認為,華語在台灣具有各領域的絕對優勢, 畢竟是「國語」,就算閩南語再酷炫再美,這華語文化下都很難突破困境 大家真的是反對拼音系統嗎?我想大眾多半根本不認為閩南語「需要」文字 因為不需要利用嘛,新聞標題或是BBS上要表達時,偶爾用漢字湊個近音即可, 「台語」只是華語中參雜的斷裂表現,而不是有應用的需求,所以想要一套文字系統 大家是因為閩南語文難懂或有障礙而不用嗎?大眾根本罕有書寫閩南語文的需求 一旦想到閩南語文字,就覺得既然是「方言、中文的一種」(這是什麼概念?), 文字也應該理所當然「是」漢字,而不是「採用」漢字,光這點就很難討論下去了 : 第2點 台語一直沒有更新辭彙以至於很難用生活中 這是惡性循環,閩南語的使用(抽象的)範圍和(具體的)場合都在縮小 越不新增詞彙越不被常使用,就越被擠到日常生活的簡單表達裡面 : 可是客家話 很多新詞都有通用語 也不會覺得奇怪 我不是語言學專攻,但我猜是因為客家語本屬於北方官話系統, 詞彙結構上和華語沒有差別那麼巨大,這點在閩南語就不太成立了 : 我是不介意 台語像日語一樣充滿各種外來語 可是至少要說的出來吧 : 而不是依憑自己週遭的生活經驗 把很多用詞都省略 因為大多數人都會「國語」,而它的詞彙密度、使用頻率皆高於閩南語 一遇到您所說的那種情形,馬上可以滲透過來,因此閩南語缺乏活化的動機 比較日本時代,閩南語吸收日本語外來詞彙的情形, 現代的閩南語能否進一步的演化、新增還是就此停滯呢? : 我不是說都要國語轉台語 也可以其他語轉台語阿 : 重點是要有且用它 : 推 Astroviolin:的確 很多人都喜歡拿英語文來反駁, 卻不知道英語文本 04/25 15:08 : → Astroviolin:身就是少見的反例. 偏偏這也是大多數人唯一知道的例子 04/25 15:09 : → tonyian:據我所知中古英文拼音很規律是到後來發音變了可是拼字沒改 04/25 15:12 : 推 Astroviolin:還有常用詞語都轉 Mandarin 也很怪, 連電視台的台語新 04/25 15:13 : → Astroviolin:聞, 或專題, 講到人名, 專名, 都用 Mandarin, 超怪. 04/25 15:13 : → Astroviolin:對啊, 重點就是英語文本身是拼字超級不規則的, 其他語 04/25 15:15 : → Astroviolin:文可不全是這樣啊. 04/25 15:15 英文的拼字大致上是因為Great Vowel Shift和其他零星的語音變化才變掉, 其實其他語言例如德語,有經過正書法的改革(reform)所以比較準確 不過如同上述,英文雖然拼音算是詭異,但也沒有太妨礙英語使用者的文字學習 舉例上其實大致上是相合的,我們不需要追求精確反映語音的拼音系統 但我們可能探討:我們要不要採取一個簡單易學的文字系統來表達閩南語 : 推 but:漢字是強於閱讀速認性 弱於書寫的系統 有得必有失 04/25 16:03 : → but:我支持漢羅並用 全拼音難以推行 光是要台語伴唱帶配合就很難.. 04/25 16:06 : → but:然而日文確實也是全世界最複雜的書寫系統之一 04/25 16:07 : → but:該用漢字、假名沒有客觀標準,同一個詞寫法紊亂 04/25 16:08 : → but:像 語い 不知道是 かたらい 還是 語彙(ごい) 04/25 16:09 : → but:若並用的書寫原則、訓讀原則沒有確立化 問題還是很大 04/25 16:11 您舉的例子是日文戰後改革的一個大失誤(?),所謂的「交ぜ書き」問題 其實閩南語可以設法避免這個問題,而且就算這樣表達閱讀上也不太有困難 : → tonyian:可以造全新適合台語書寫的吧 不需牽就羅馬拼音特性 04/25 16:41 : 推 Astroviolin:講到這個, 向樓上推一下本板 1671 開始那系列文章 04/25 17:04 : → Astroviolin:至於注音符號... 是真的不太好, 它本身就是個莫名其妙 04/25 17:05 : → Astroviolin:的設計... 很沒有系統... 04/25 17:06 : → Astroviolin:個人覺得大家集思廣益新創確實是好, 可是現階段而言 04/25 17:07 : → Astroviolin:需耗費太大量成本 我覺得還是需要大家先開始書寫 開始 04/25 17:08 : → Astroviolin:用, 等經由書寫更了解自己語言的書面呈現問題時, 再由 04/25 17:09 : → Astroviolin:文字改革委員會之類的 來繼續改進... 很多其他國家的 04/25 17:09 : → Astroviolin:語言都是這樣的. 最討厭看到那種 明明自己從沒試著寫 04/25 17:10 : → tonyian:話說我看了 比較偏韓國式音素+音素組合字 04/25 17:10 : → Astroviolin:母語文章, 卻斷然說某某系統不適合, 或是某某方式最好 04/25 17:11 : → Astroviolin:我覺得還是 Hiankun 說得最好 "沒有人會因為將來可能 04/25 17:12 : → Astroviolin:出現更好的工具, 而放棄先使用現有的工具" 04/25 17:12 注音符號實在是不科學又落後的系統,想模仿假名,卻不能用音節為符號單位, 導致符號不合寫就會太冗長,變成很難、很不方便轉換成文字來使用 原來板上也曾經討論諺文,真是太令人感動了。 不管是台灣字還是河洛字角,甚至直接繼受韓文Hangul來拼寫,都有優缺點 優點是跟漢字相容性高,而且沒有漢羅混用的文字美感問題,諺文可以完整 表達音韻,由於是拼音字母,自然簡單易學。 但諺文也有缺陷,電腦上處理,二維音素文字是很龐大的,加上語言的音節量 通常都會比日本語多,結果就是需要為每個排列組合造字,這和一維字母是 只要60左右(再加上附加符號變體)字元是不太相同的。 另外不太重要的附帶一點,台灣(至少是早期)對於韓文是很陌生的, 還有民族情感等主觀因素,有沒有可能直接接受韓文系統是很令人擔心的。 如果自創符號系統,阻力可能也不小(雖然羅馬字已經有這問題了) 我自己嘗試用過「私自改良的Hangul」來拼寫閩南語,個人的感想是: 與其夾用漢字不如全諺還比較順暢美觀,不過這也只是主觀的想法就是了 但看了Astroviolin大的推文,就很感嘆「各方言」的文字政策何時才能 被討論,甚至何時才會被視為「文字政策」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37.156 ※ 編輯: Capko99 來自: 59.112.137.156 (04/26 00:02)

04/26 01:29, , 1F
嗯,是我搞混了我要說的是振假名
04/26 01:29, 1F

04/26 20:23, , 2F
現代不就是現在的時代嗎 怎麼會不能拆開來呢 詞彙的數
04/26 20:23, 2F

04/26 20:25, , 3F
量及變動性都是很大的 從詞彙來思考才是「笨重」從字
04/26 20:25, 3F

04/26 20:26, , 4F
根及漢字加以組合轉換才是提綱挈領的方式 也是語言的
04/26 20:26, 4F

04/26 20:27, , 5F
內在過程 雖然一般並不這麼學習 但腦裡是這麼辦的
04/26 20:27, 5F

04/26 20:32, , 6F
又注音本來就是發明來表音素的音標吧 不作音節文字用
04/26 20:32, 6F

04/26 21:03, , 7F
注音本來就是設計來表達音素 但一音素一字元會帶來不便
04/26 21:03, 7F

04/26 21:05, , 8F
「現代」並不完全等於「現代的時代」近代、近現代、現代性
04/26 21:05, 8F

04/26 21:06, , 9F
等詞彙更可以顯出這個特性 即使是複合詞而不是複音詞
04/26 21:06, 9F

04/26 21:08, , 10F
也都是在理解上不會去拆解的單位 也許用外來詞舉例容易
04/26 21:08, 10F

04/26 21:09, , 11F
導致誤會 不過其實是還有更多類似的例子的
04/26 21:09, 11F

04/26 21:12, , 12F
更正 第二行是「現在的時代」
04/26 21:12, 12F

04/26 21:28, , 13F
我想到一個簡單的說明方法:漢字在現代漢語裡面代表的是
04/26 21:28, 13F

04/26 21:28, , 14F
語素 只是這些語素都是自由的 但我們理解現代漢語時 不是
04/26 21:28, 14F

04/26 21:29, , 15F
用以漢字為單位理解的
04/26 21:29, 15F

04/26 21:28, , 16F
不拆開理解是習慣之後的事 如果學習過程中也不拆開理
04/26 21:28, 16F

04/26 21:30, , 17F
解 那會非常難以記憶 而且數量太多 並不否認實際的運
04/26 21:30, 17F

04/26 21:32, , 18F
用或表意識的理解上是以詞彙作單位 但是語素才是語言
04/26 21:32, 18F

04/26 21:33, , 19F
點 這一點而言字根及漢字要比詞彙重要
04/26 21:33, 19F

04/26 21:34, , 20F
^重
04/26 21:34, 20F

04/26 22:34, , 21F
只要是人類語言的詞彙量都非常的龐大 應該沒有記憶的問題
04/26 22:34, 21F

04/26 22:35, , 22F
沒有學漢字的人也能說現代漢語 語素是深層的不只表層學習
04/26 22:35, 22F

04/26 22:36, , 23F
我們不該把漢字學習的部分過度牽連到語言本身 這樣會有
04/26 22:36, 23F

04/26 22:37, , 24F
誤差 我們說話或(某程度的)書寫都是您說的表意識理解
04/26 22:37, 24F

04/26 22:38, , 25F
像是西方語言不學字根也可能習得單字 漢語也是類似的道理
04/26 22:38, 25F

04/26 22:38, , 26F
只是漢語自由語素以及漢字的關係 我們對於所謂字根的掌握
04/26 22:38, 26F

04/26 22:38, , 27F
比較熟悉 對照閩南語就知道 如果把什麼語言成分都對應到
04/26 22:38, 27F

04/26 22:39, , 28F
漢字的話 長期以後閩南語也有可能走向華語那樣的道路
04/26 22:39, 28F

04/27 03:44, , 29F
有一件事很好玩: 我們漢字的時候,是不知道"六書"的
04/27 03:44, 29F

04/27 03:45, , 30F
因為六書是國中才敎的 所以我們都是在很模糊的認識之
04/27 03:45, 30F

04/27 03:46, , 31F
背誦了漢字的形音意 國中之後我們才學會拆開理解
04/27 03:46, 31F

04/27 03:47, , 32F
但那時候學的多半是冷僻字而不是常用字
04/27 03:47, 32F

04/27 03:50, , 33F
也就是說m板友和S板友提倡的漢字學習從來沒有完全被實踐
04/27 03:50, 33F

04/27 03:51, , 34F
於小學教育 在學習六書之後是否能因此能在腦中建立
04/27 03:51, 34F

04/27 03:54, , 35F
深層轉換 這點我懷疑有多少人能做到 大部分是基於背頌
04/27 03:54, 35F

04/27 11:24, , 36F
nakadachi所言真是點出了關鍵
04/27 11:24, 36F

04/27 11:25, , 37F
更何況六書並不是造字法則 而是嗣後的歸納
04/27 11:25, 37F

04/27 13:10, , 38F
重點是這歸納例外超多 事後又要創出其他理由自圓其說
04/27 13:10, 38F

04/27 13:11, , 39F
深層轉換 轉到哪去 隨便轉都轉錯方向 有時還是誤導的來源
04/27 13:11, 39F

04/27 13:13, , 40F
辦辨,在再,歐毆(警察也寫錯過,上過新聞)<==光類似這種字
04/27 13:13, 40F

04/27 13:16, , 41F
你要說是那警察讀書太混 還是本來就是漢字的笨重?
04/27 13:16, 41F

04/27 13:17, , 42F
我國中國文老師上課還要帶字典以免有時看到字怕會讀錯
04/27 13:17, 42F

04/27 13:18, , 43F
我們國文老師很認真都會拼命補充資料 你說是他不認真
04/27 13:18, 43F

04/27 13:18, , 44F
還是漢字本身就具有誤導能力呢?
04/27 13:18, 44F

04/27 13:19, , 45F
如果中國各語言都採用漢字我想這問題會更普遍
04/27 13:19, 45F

04/27 13:20, , 46F
很多漢字我們都採粵語因而不自知 例如:"靚"女 國語念靜
04/27 13:20, 46F

04/27 13:26, , 47F
粵語念亮 你說這是外來語? SORRY 國語本來就有靚女這詞
04/27 13:26, 47F

04/27 13:29, , 48F
這些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就拼寫法跟聲音連結力太弱
04/27 13:29, 48F

04/27 13:29, , 49F
更不要說漢字有太多形跟意更連不起來
04/27 13:29, 49F

04/27 13:31, , 50F
ex經濟 這詞是從日本傳回來的 可是這詞根漢字本意根本是背
04/27 13:31, 50F

04/27 13:33, , 51F
背道而馳 和人 很多漢字都用錯意 可是詞匯卻可以用的很順
04/27 13:33, 51F

04/27 13:34, , 52F
還可以溝通 這更證明 漢字的形給予義的記憶關係 極弱
04/27 13:34, 52F

04/27 13:35, , 53F
另外 和人用錯漢字義不是我空想的 嚴復曾提出一堆想要更改
04/27 13:35, 53F

04/27 13:39, , 54F
錯誤意的和製詞可是到最後都無法廣為留用
04/27 13:39, 54F

04/27 13:40, , 55F
後來有人說 漢字某種程度阻隔了觀念的交流不管是翻譯還是
04/27 13:40, 55F

04/27 13:41, , 56F
啥之類的 所以到最後只能由偏離漢字意的和字詞獲勝
04/27 13:41, 56F

04/27 13:43, , 57F
這更證明 漢字給予的功勞 被它的繁複以及不便利給蓋過了
04/27 13:43, 57F

04/27 13:46, , 58F
我們用錯誤的義的詞彙也能溝通這說明 漢字作為意義的載體
04/27 13:46, 58F

04/27 13:49, , 59F
沒有給於記憶太多幫助更有甚之常讀得出寫不出
04/27 13:49, 59F

04/27 13:50, , 60F
今天如果是拼音系統我只要寫ㄐㄧㄥ ㄐ一ˋ(純說明不是說)
04/27 13:50, 60F

04/27 13:51, , 61F
不是說這是好系統) 我即使寫不出 只要唸出來就會寫 而且
04/27 13:51, 61F

04/27 13:52, , 62F
在時空場合下對話的也知道我在說啥 根本就不會有問題
04/27 13:52, 62F

04/27 13:59, , 63F
我們如果只為了美感或是我看了爽 就要犧牲便利
04/27 13:59, 63F

04/27 13:59, , 64F
這代價是之後所有使用的人要一起負擔成本 值得嗎
04/27 13:59, 64F

04/27 14:00, , 65F
再美的美女我娶回家天天要面對它的無腦 我想 多數人是會發
04/27 14:00, 65F

04/27 14:01, , 66F
瘋的(譬喻 別想太多)
04/27 14:01, 66F
文章代碼(AID): #184VgkWm (TW-langu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4VgkWm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