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一段譯文請教

看板translator (翻譯接案)作者 (kyae)時間20年前 (2005/11/22 18:02),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1 (看更多)
再次感謝兩位網友今天繼續延伸的討論。 不過討論至此,我開始感覺到,已經論及較深的語境, 不是只有單做一對一的照看可以解決了。 翻譯真的永遠不能脫離context, context, context. 首先,我文中的錯誤經由各位的提醒已經修正, 這也是非常感謝大家的地方。(深深一鞠躬) 老實說,這一段我過去四五天以來,幾乎是每天都拿出來看一次, 所以當各位指出來時,我自己也很驚訝,因為明明就是錯了, 為什麼沒看出來? 只能以「譯者的盲點」來安慰自己了。 接下來是關於幾個字詞的說明。 1.how,我之所以認為是過程,是因為此段結束後, (我所沒有貼出的)下一段作者開始依照時期講述那個過程。 2.combination v.s. fragmentary 其實這是一本書的導論。書本身其實用詞淺顯,但導論寫得比較正式。 我是翻完全書後再來看導論,而就全書而言,屢屢談及某個神或是某段故事, 就會說「關於他的XX,OO作家在CC書中沒有提及,而YY作家則有詳盡描述。」 除此之外,翻譯過程中為蒐集資料而查閱的網站,也幾乎都是如此。 我對希羅神話可說毫無研究,因此無能回答這些古籍是否有「斷簡殘篇」的情況, 但是單單就蒐集單一主題、故事或是神祇而言,就必須要綜合各家所言才能拼湊, 而且這些資料本身可能都還會彼此矛盾,端看使用材料的人要選哪一種。 作者是常常說「最常見的說法是」,但有時我因前後文略微簡略, 也還是要再查一下故事,就發覺一些網站上的說法,也未必同意這就是 「最常見的說法」。因此整個翻譯過程中,的確有「希羅神話眾說紛紜」之感。 而在我也沒有貼出的前一段最後一句,作者其實也提到神話是經由口述流傳, 期間經過相當多的增補、修改,才有如今之貌。 這也是呼應了這個combination & fragmentary. 我想大家在看了我簡短的說明,應該會較為清楚, 不須在辭義上太琢磨了!:) 不過也是經由大家這樣的腦力激盪,我也更強烈感受到 在段落與段落、句子與句子之間內在的聯繫, 所以真的是一般的閱讀容易,為翻譯的閱讀就難,而翻譯本身又更難。 我這個例子能夠得到這麼多迴響,真的很開心, 畢竟目前能夠發起討論的地方並不多,而且也要大家皆能對文不對人, 更願意花時間斟酌、打字,才能激盪出精彩的討論火花。 真的覺得我是拋磚而引玉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115.52

11/22 18:36, , 1F
Got it. and thank you, (讀中文標點這麼清楚也是享受)
11/22 18:36, 1F

11/22 22:35, , 2F
Thank you too. Really appreciate it.^_^
11/22 22:35, 2F
文章代碼(AID): #13WkopgZ (translato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WkopgZ (transl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