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能否用功能描述物的申請專利範圍?

看板Patent (專利)作者 (zstar)時間16年前 (2008/10/27 13:59), 編輯推噓1(108)
留言9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18 (看更多)
※ 引述《piglauhk (成為自己曾討厭的壞人)》之銘言: : : 這個發現過去的文獻、書籍都沒有提到,也沒有公知、公用事項。 : : 所以小王想申請專利保護,並生產賺錢~ : : 要怎麼寫申請專利範圍呢? : : 1. 一種改變燃料油的分子極性提高燃燒效率之裝置, : : 包含一磁性體,固定於車輛燃料油管外側。 : : 但我懷疑這會有以下問題: : : a. 「磁性體」不具新穎性 : : b. 「固定於車輛燃油管外側」無法提供新穎性 : a 沒有 b 也沒有 : a+b 合起來就有了阿.. =口=a 問題在哪? 因為「固定於車輛燃油管外側」似乎只是是功能、用途描述,不是結構描述... : : 2. 一種引擎系統,其特徵在於該引擎系統之燃料油管線外固定一磁性體。 : : 因為過去不曾有裝了磁性體的引擎,因此新穎性可過關; : : 是否這樣寫比較好? : 引擎. 這樣寫的話 就是把上者作進一步限縮而已..本質上不也一樣嗎 :  話說 現在不是有一種磁性元件係可以把機油中的鐵粉吸住 :  增加各種機械元件的壽件 其會不會跟這個有發明有衝突? 這跟我之前想的問題很像~ 先假設小王的發明是有效果的(甚至是理論上合理的) 小王對「幫助燃燒」技術有貢獻,卻不巧跟習知技術的「吸附鐵粉」衝突 是不是很冤枉呢? : : 3. 一種車輛系統,其特徵在於該車輛系統之引擎燃料油管外固定一磁性體。 : : 這樣寫似乎也可以。 :  小弟不才 要是我的話 考量市面上沒有這產品 我會這樣寫: :   一省油裝置,其包括有一磁性體,一管線固定元件及.. : (加一些車輛才需要的結構) :   以其結構特徵去申請 功能就留在說明書中說明就好 =_=+ : : 2. 3. 准請後,如果有廠商在市面上販售相同的「磁性體」 : : 可以用「製造協助侵權物」,向製造廠商主張權利。 : : 這樣講對嗎? : 專利權的保護範圍 : → 製造、使用、為販賣之要約、販賣或為上述目的而進口該該物品 : 製造協助侵權物 這我不太明白. 就這點上 : 你可以告 製造商 or 通路商 even 終端使用者 XD 如果申請專利範圍是:磁性體+管線固定元件+某個車輛才需要的結構 今天 A 公司製造、販賣:磁性體+管線固定元件,顯然沒有侵權; 非字義侵權、也沒有均等論可言。 「協助侵權物」則是在學專利法時聽到的。 至於是否有法條、判例,沒有學透徹...sorry : : 還是,小王的發明並沒有專利的可能~ : 我是認為這個東西是沒有產業利用性 (沒省油效果) : 由於沒有相關的文獻 研究報告...等理據支持 又不能直覺判斷 : 要提出証明 讓審核官相信這裝置有效還比較難 (合掌) 假設小王的發明有省油效果,對產業很有貢獻, 但是因為「磁鐵」太習知了,卻很難界定出好的專利範圍。 只能申請「磁性體+管線固定元件+...」被迴避的機率大; 申請、實施時,還殺出程咬金:「吸鐵沙的磁性體」。 建議小王還是把重點放在發表學術論文好了: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69.203 ※ 編輯: zstar 來自: 203.73.69.203 (10/27 13:59)

10/28 22:33, , 1F
幫助侵權的最高法院判決 http://tinyurl.com/5oasus
10/28 22:33, 1F

10/29 21:32, , 2F
疑問:此技術為何不直接用實驗數據證明 ? 這麼想要,那就
10/29 21:32, 2F

10/29 21:33, , 3F
試看看縮限範圍。要不就用點技巧去檢索對方專利,去壓迫
10/29 21:33, 3F

10/29 21:34, , 4F
對方的可專利性而產生禁反言。...XD
10/29 21:34, 4F

10/29 21:35, , 5F
專利申請範圍與實際法律所能保的範圍其實還有很多想像空
10/29 21:35, 5F

10/29 21:35, , 6F
間的...
10/29 21:35, 6F

10/29 22:38, , 7F
就我的認知,從技術元件的置換可能性與置換容易性的角度
10/29 22:38, 7F

10/29 22:39, , 8F
來看,小王的發明與習知技術產生部分重疊,不是小王自己壓
10/29 22:39, 8F

10/29 22:39, , 9F
縮範圍,就是要逼對方壓縮範圍...
10/29 22:39, 9F
文章代碼(AID): #191LYnkL (Pat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1LYnkL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