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格言試譯] 2011.08.29 太宰治

看板Translation (筆譯/翻譯)作者 (小失)時間14年前 (2011/08/30 16:39),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junko404 (曾經滄海難為水)》之銘言: : 感謝花大的整理與指教 : 如果原文是: : 「幸福の便りは待っているときに決してこないものだ」 : 歸類到花大的銀魂類是沒有問題的。 : 不過原文的第一句是用「幸福の便りというものは」, : 我會覺得前後的もの有互相呼應的感覺, : 後一句的もの不是語氣,而是和前一句一樣,是在指涉「好消息」, : 才會出現「好消息就是...的消息」這樣的句子。 : 另外,原文第一句不用「幸福の便りは」,而是用「幸福の便りというものは」 : 「というものは」有表達定義、命題的語氣, : 所以才會讓我在翻譯成中文時給人定義「好消息」的感覺。 : 以上是我在思考這句該如何翻譯時的邏輯^^; 比較原譯 A:好消息就是 + 述語 + 的消息 和改譯 B:好消息 + 述語 先進一步補充說明:A 雖然使用了像是在定義某物的句型,但由於它所陳述的內容人人能 懂,不是新的概念,所以不會被認為真的是在定義。說到底,A 和 B 表達出來意思是一 模一樣的,從情感面看,我真的感覺不出 A 的說法有表達出更多的情緒、感傷、抱怨。 我也認為 A 和 B 的差別就是 A 真的比較累贅、不自然。 再從中文的另一個特色來看:中文喜歡動態、喜用動詞、述語表達意思,而述語的核心是 動詞。B 的陳述明快、直截了當,有「動態」感,但 A 的說法,用一長串「述語 + 的」 來修飾名詞「消息」,首先,這樣的「述語名詞化」已經沒必要,再者,因為名詞化,以 及是「X 是 Y」的句式,所以充滿靜態感,有些彆扭,感覺不自然。 試比較: 動態陳述 A:他很高大;他個子很高大。 靜態句式 B:他是高大的;他的個子是高大的。 動態陳述 A:水往低處流。 靜態句式 B:水是往低處流的東西。 直覺此例 A 是較自然的中文。不過,靜態句子當然也有適用的場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198.133.1

08/30 16:46, , 1F
我忍不住開燈了 XD
08/30 16:46, 1F
※ 編輯: l10nel 來自: 76.198.133.1 (08/30 16:52)

08/30 17:51, , 2F
感謝指教。我同意自己的翻譯有點累贅,不過我也覺得
08/30 17:51, 2F

08/30 17:53, , 3F
「というもの」的語氣要出來,b大的改寫就挺不錯的~
08/30 17:53, 3F

08/30 18:19, , 4F
同意!「這(種)東西」很OK的,古文等於「之為物」,加上
08/30 18:19, 4F

08/30 18:20, , 5F
之後等於把前面的「好消息」更明顯標示為主題topic了:
08/30 18:20, 5F

08/30 18:22, , 6F
好消息這東西啊|呢|嘛|呀,絕對不會...
08/30 18:22, 6F

08/30 18:23, , 7F
(孟子)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
08/30 18:23, 7F

08/30 18:24, , 8F
有了主題,有了停頓,多了韻律,就顯得鏗鏘有力。
08/30 18:24, 8F

08/30 22:21, , 9F
原來古文就有這種用法!
08/30 22:21, 9F
文章代碼(AID): #1ENA6haV (Translation)
文章代碼(AID): #1ENA6haV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