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In Search of a Role Model

看板interpreter (口語翻譯)作者 (Simple Gifts)時間17年前 (2008/03/25 08:27),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9 (看更多)
或許是行業的本質,所以要有「全球典範」大概很難吧 雖然大原則很類似,但跨了語系之後,很多小細節就有所不同 不過也不會因此沒有學習效法的對象 南亞海嘯之後 我有一次到印尼工作 那是聯合國周邊組織和蘇門達臘省政府合辦的一個永續發展高峰會 在那裡有法文、西班牙文、日文、印尼文的廂子 歐語的口譯員都是 AIIC 的會員 每個人都有二、三十年以上的經歷 我那時還「小」,沒辦法具體說出我和他們之間在態度上有什麼不同 但總是有一種「崇拜偶像」、「大開眼界」的感覺 畢竟在台灣唸書 不像在英國或 MIIS 一樣 有機會到國際機構去見識見識 所以在工作期間 偶爾會偷偷拋棄同事不管,轉到其他頻道去聽聽他們的聲音(←違反職業道德)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 有一位來自巴斯克地區的講者 原本西班牙語的同事說 「天啊,希望他的西班牙文,腔不會太重!」 沒想到這位仁兄竟然講英語 這害慘了所有的廂子 因為實在很難懂 我在翻譯的時候覺得簡直快要抓狂了 他在念 acronym 的時候都很難聽懂 後來中場休息的時候 最資深的法文口譯員說:「剛才真難懂啊!他根本沒有解釋那個縮寫是什麼意思, 我只好向聽眾解釋說,講者就是這樣講,沒有說明 縮寫究竟是什麼,不過我認為應該是一個組織。」 這句話對我來說蠻震撼的 倒不是技巧上,他有餘裕向聽眾解釋 而是一種態度:他對口譯工作的態度、他對聽眾的責任 另外有一次,我隨同台灣的採訪團參訪歐洲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商 那時還有日本與韓國代表團 由於是採逐步模式 所以大家各據一方 待講者講完以後 三個口譯員開始嘰哩呱啦 日文結構比漢語長(有錯請指正) 所以我譯完以後,常常有機會觀察日文口譯員的「表演」 雖然我聽不懂日文 但是我覺得他所散發出來的專業與自信 對我而言又是另一個值得學習的地方 後來閒談間才知道 他雖然是專業傳譯 但是在半導體方面已經有十年以上的經驗 而且還擁有物理博士學位 (當然,這又牽扯到日本的翻譯環境與制度。 在台灣大概很難靠一個產業養活一個專業譯者吧,我猜,至少我活不了。 有錯請指正) 當然,身邊也有很多可以做為模範的前輩 他們的堅持、他們的熱忱、他們的專業、他們對後輩的照顧 都會鼓勵我要向他們看齊 這已經超越技巧或語文能力的層次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0.36

03/25 10:53, , 1F
推M大真誠的分享 說到日本翻譯師的工作環境 我還蠻好奇
03/25 10:53, 1F

03/25 10:54, , 2F
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制度體系 聽到的大多都是好評
03/25 10:54, 2F
文章代碼(AID): #17w4RzZK (interpreter)
文章代碼(AID): #17w4RzZK (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