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Re: [新聞]台灣財富匯集黃金四縣市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2/15 02:5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36 (看更多)
※ 引述《liton (歐吉桑留學生)》之銘言: : ※ 引述《uniski (夢想航海的水瓶)》之銘言: : : 或許是說,台灣的高教育水平造成大家認為台灣的理工比較強的原因吧!要賺錢最好賺的 : : 不就是高科技產品嗎? : 我覺得這個命題的對錯可以從不同層次來分析 : 從國家層次來看 這個命題其實是錯 : 高科技業由於對整個國家的就業助益相當大 : 所以很容易造成錯誤的印象 : 舉個例子來說 面板業是繼主機板後 台灣的重大產業 : 但是面板五虎友達、奇美、廣輝、瀚宇彩晶與華映 : 廣輝已經被併了(事實上廣輝也不賺錢) : 瀚宇彩晶這幾天減資來打累積虧損 : 至於華映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 只剩下友達和奇美有競爭力 : 所以這例子來說 高科技產業最好賺錢嗎? : 或許你會說TSMC UMC很賺錢 : 但十幾二十年前類似的公司現在有幾家還堅持晶圓代工這條路而且還賺錢的呢? : 如果從公司發展的角度來看呢? :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印象可能是股王老是高科技產品 : 但是這中間股王換過的少個呢? : 威盛現在股價多少? : 前幾年太陽能產業的公司現在又有幾家營收能持續成長下去? : 而宏達電因營收衰退 股王寶座也讓出來了 : 而從個人的角度來看 : 或許十年前你進入威盛還沒走的話 你可能走不太出來了 : 十年前如果你在聯電工作 而老闆叫你去聯發科的話 你可能會幹的要命 : 事實上你如何定義高科技業? : 我之前曾問過我一個在做連接器的親戚 : 連接器不就是幾個鐵片而已嗎 為什麼鴻海能靠這個賺錢? 這算高科技業嗎? : 我那親戚也挺會解釋的 : 鐵片靠那麼近 鴻海就是有本是將彼此磁場的影響降到最低 題外話 鴻海主要不是技術在賺錢 經營的手腕>>技術的本質 Component A B C 各別生產只能賺1塊,單獨經營無法成事業 他有辦法搞到組起來能賺5塊 加上鴻海累積三人份的工作 分給一個員工1.5+的薪水 垂直整合,規模,範疇經濟的疊加比較大 其實看到這邊覺得很有趣 IEEE很多國外理工的名人都會抱怨,美國人近年不做這些研究,勢單力薄了 而我們卻也是在抱怨理工佔用太大資源 看著國外通常有著比開發中國家完善的制度,管理人才的時候 被管理的人竟然漸漸增多所謂白領文盲 而台灣正好相反就是看著5流的人才領導自己,然後還拍案叫絕 這年頭製造業都在outsource了,客服也是 不知哪時候法律可以外包,政治可以外包,政策也可以外包 XD : 另一個例子是高爾夫球球頭 : 這行業跟一般人所謂的"高科技業"比起來 獲利也不遑多讓 : 但是可能高爾夫球球頭不需插電 且也不過就是一塊鐵塊而已 : 所以有些人不認為自行車業是高科技業 : 除了賺錢之外 這行業還有一個比所謂的"高科技業"厲害的地方 : 就是賺錢多寡不會因為景氣不好而波動大大 這邊有矛盾吧 你是指大量消費的民生必需品? 還是奢侈品類的利基產品? 毛利高的產品通常受景氣波動反而更大 在產業上,只要你能量產,全世界通常也會在不久的某人能夠量產,毛利就會低 要是你不能量產,毛利雖高,但只能固守某個市場大小 球頭我不清楚是不是能夠完全模組化 如果可以,那就不太可能有高毛利 另外想說,代工的相對是什麼? 品牌? 獨看一家品牌廠商的獲利可能很亮眼 可是他投入了多少的前置資源? 然後整個替代的市場上,他幹掉多少對手? 行銷很容易就產生全有或者全無的獲利表現,拼命到死最後功虧一簀 第三名第四名有時候死的比倒數的還難看 體質不一樣,其他產業或者business model也不見得能搞阿 : 我舉例是從比較多人認為是高科技業的鴻海舉例 : 到一般人可能不會認為是高科技業的高爾夫球球頭行業 : 一直延伸下去 會有越來越多一般人認為不是高科技業的製造業其實賺錢也賺的很恐怖 : 只是因為資本小 或是沒有上市櫃 所以比較少人知道 : 事實上如果你養成看財經新聞或是雜誌的習慣的話 : 看到這些非高科技業的產業如此賺錢 你就不會訝異了 : ----------------- : 回到一開始所說的 高科技業很賺錢 : 其實有個笑話挺有趣的 : 就是這些高科技公司的設備只要能插電 都能抵稅 : 以一般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25%來說 : 如果這些高科技公司的設備投資無法抵減的話 : 跟一般的製造業比起來 是否還能如此賺錢 : 如果這些公司無法以幾乎零成本的員工股利來減少薪資支出的話 : 跟一般的製造業比起來 是否還能如此賺錢 : 前一兩年有個新聞 : 好像是立委質詢哪個部門 : 說台積電還是聯電 為什麼繳的稅是負的? : 這雖然是立委拿遞延稅負在做秀 : 但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是 : 為什麼台積電聯電成立二十多年了 還有那麼多投資抵減 : 為何一般製造業就無法有投資抵減 : 高科技業那麼賺錢的印象 究竟是很有國際競爭力? : 還是妳公司要繳稅但那些工不用繳稅所造成的? 其實我很難相信假如一份工作需要12~18連續工時和經驗的工作 你發給他80nt/hr 可能training幾個星期就能上手的工資時 這些人會不會想做 XD 不過這樣也好,這些人會出來從事其他工作 垃圾車應該就能夠跟小7一樣準時物流 XD 感覺這有點像是覺得麥香紅茶賣太貴 然後你就跟店員說你好賺,跟他凹個滷蛋,然後他在賠錢給店長一樣 XD 沒辦法,政府只會拿窮人開刀 企業拿這麼多錢,還怕他變成第二個力霸王勒,只好勒緊員工好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202.240

02/15 08:45, , 1F
政治外包跟政策外包實在太好笑了
02/15 08:45, 1F

03/01 13:46, , 2F
那政治人物就剛好可以全力在嘴炮上了
03/01 13:46, 2F
文章代碼(AID): #15qrkBVV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qrkBVV (Economics)